(本章未完,请翻页)
依然没有发生几起民变。
虽然也有几个地方发生起义,但很快被扑灭,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在处理完卫生问题之后,扶苏觉得未来自己必须要把农业问题彻底给他搞定。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关键他一直都没有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解决。
那就是怎么把农民手中的地集中起来。
只有集中农民手中的地,让他们不是各种各的地,才能把沟渠修进去!
才能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问题。
在古代老百姓起义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地,而是因为自己的地里没长粮食。
扶苏认为要想从根本解决这些农民手里地里不长粮食的问题,就必须把他们这些农民手中的地全部收到集体的手中。
就像自己前世那样,农民手中有耕地,但是耕地的所有权,不在农民,而在集体。
但是这件事可是动这些农民根本利益的一件事。
对于他们来讲一块地传承,祖祖辈辈如果皇帝扶苏来,一个官员说手肘就是手肘,那这些农民恐怕当场就会拿起自己的农具和当地的县衙拼起来。
扶苏这些年一直都没想好怎么推行这个政策,变私有土地为公有。
他这么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农民,各种各家地,他一定要将水渠灌溉推广开来。
现在就是农民占地意识太强,根本就修不成沟渠。
在干旱的时候每家每户自己上河里打水,挑水生产效率异常的低下。
这些农民因为认为这些耕地都是自己家的地,所以他们不允许别人家将沟渠修到自己的地上面。
当然更不允许官府修沟渠路过自己家的地。
如果你要是修的话,官府要给我赔偿。
扶苏当时曾经推行过类似的政策,就是由官府出资修建沟渠,算是给当地农户福利。
但是这些农民的作为让扶苏十分失望。
他们有些人同意你修沟渠,但是却向你要拆迁费。
因为你的沟渠路过我家耕地,你必须要给我一定的补偿。
如果不给补偿,这些农民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