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扶苏的政策往往更加拥护,而且对未来的布局也比那些旧贵族更为果断。
他们一致认为现在的投资是为自己子孙的回报。
而且现在皇帝对他们的投资回报要求时间并不算太长,五年十年就可见效。
这对于那些人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投资项目。
扶苏在这些贵族们捐款的时候发给他们一个具有防伪标识的纸张。
这个纸张扶苏管它叫国库券。
你拿着它就证明你借给大秦帝国一笔钱用来建设基础设施。
未来你可以拿着国库券赎回你投资的这些资金,当然扶苏也对他们承诺,你们也可以拿着这个国库券在未来兑换相应的商业优惠点数。
这个国库券就是大秦帝国信誉的象征,也是对扶苏政策信任的基础。
大秦帝国本土的那些贵族看到扶苏皇帝竟然找到外国的旧贵族为自己国家捐款,而且他们还捐款的异常疯狂和积极,那些大秦国的贵族们纷纷坐不住。
扶苏皇帝每天都在新闻局的报纸上描述未来商业发展蓝图。
他天天都画大饼,说这些道路能带来的好处以及未来的自己的通商政策多么先进。
不过有一点扶苏一直在报纸上强调,那就是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商业上绝对是一视同仁。
国外的贵族和商队来到咸阳城凭国库券兑换相应的优惠点数。
而国内的旧贵族如果要想在这条路上获得自己的商业利益,同样也要向大秦帝国上缴商业税和过路费。
这些旧贵族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生意和工厂,不可能仅把自己的货品卖给大秦帝国百姓,他们也有出口要求。
所以出口就要上那条路,同样也要被大秦帝国收取出口关税。
扶苏给出的理由是,这条路是那些外国贵族捐资建造的,不可能让你们的商队免费上。
所以这对国内的贵族来讲,如果再不出手捐赠修路钱的话,未来势必要在商业交流当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落入下风。
这些大秦帝国本土的商业贵族们此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冲到咸阳向咸阳城各个部门托关系找人想要捐赠修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