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能够找出一个懂数算的人,在这个时代可是很难的。
李长庚面有难色,想了想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皇上,朝廷现在的人手很少了,再组织一个新的部门,现在的许多工作都没有办法开展起来。”
“那就让他暂时回来,和你一起整理财政,等到人够了再放出去。”
崇祯也不是不讲理。
知道能用的官员稀少,那就不要再添乱子了。
“是,皇上。”
李长庚答应下来,就立刻开始写公文调令。
他实在是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以前李定国在身边的时候,还不觉得,结果那混蛋跑到了衮州,留下他一人在文渊阁当值。
滋味真的不好受。
“咱们的学校现在建的也很多了,可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时间还是太紧张了一些。”
根据一些调查,崇祯心中也明白,那些学子都是还没有完全毕业,就被赶鸭子上架似得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了地方上。
暂时来看还能够让朝堂,从上到下的运转起来。
可长期这样搞,肯定是跟不上时代的。
好在这些人知道珍惜机会,抽空就学习,勉强还能够顶得住。
“是紧张了一些,主要是先生不多,要不然还是能够多出一些人才的。”
如今崇祯对教师的俸禄,可是提高了不少,比当地的一些官员的俸禄都多,只可惜识字的有不少。
懂得数算的就很稀缺了。
现在是一个懂数算的先生,一个人带了好几个班级,就这还没有办法缓解教育方面的压力。
一个四面漏风的大明。
崇祯修修补补,勉强能够堵住一些缺口,看起来儒生很多,可弟子还是太薄弱了一点。
大明养士二百年,全部养了一些蛀虫,就没有几个能够用的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