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只听灵枢观的清徽平静说道:“应天书院初设,如今百废待兴,责令你为第一任院长,你可愿意?”
众人哗然。
他竟然打算任命一个寒门为院长!
“大逆不道,倒行逆施!”
“这是置我等世家学子于何地!”
“忍不了了,还请程兄一起撰文,尽快将灵枢观的魔道行事传遍天下!”
“……”
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柳、苏、沈和方家的人也一个个面色阴沉,这灵枢观清徽在诛心啊!
但是,这应天书院是对方所立,如今这任命权也在对方手上,他们毫无办法!
“学生李密,恭谢道长恩赐!”
众人听见书院里传来苍老的声音。
然后,就在此时,一道通天的光柱陡然在半空里显现,垂落在书院中。
一股浩然气息向四方弥漫。
“恩?这是什么?!”
众人惊疑不定的抬头问道。
“这……不可能,不可能,这是儒家的浩然圣光,难道有新圣要出世!”
有见多识广的老学究惊呼道。
浩然圣光,再出新圣?
众人惊住了,这怎么可能,要知道整个大晋皇朝也不过只有一位至圣、四位准圣,如今接连陨落两位,已经是天大的事情,而现在竟然有人要晋升圣位!
“这是准圣之光……”
有人目光凝重的轻叹道。
可是,究竟是什么人,会在这种时刻,晋升新的儒家准圣之位?
莫非……
他们心里一惊,齐齐望向应天书院里,只见一位枯瘦的老者,迎着通天光柱,一步步迈出,脚下如同踩着无形的阶梯。
“人间百种汹涌,总有来由。命中万般历练,皆是造化。老夫苦读六十七载,梨河水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他轻声自语,沧桑之意如同随着微风,吹向应天书院的四周。
众人心头一怔。
寒窗苦读,只为求一个功名。
寒门比之世家,又多无数艰辛。
他们眼前仿佛看到一位凑着火光读书的少年,一位迎着夜雪诵书的中年,一位在幽暗的草舍里枯坐自悟的老年。
人间百种汹涌,总有来由。
命中万般历练,皆是造化。
寒门老者一心苦读六十七载,梨河水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他们竟然有些感同身受。
李密静静悬空立在通天光柱里,感应到应天书院传来的亲昵之意。
他恍然有些明白,今日一朝顿悟,连破七境,成就准圣之位,不全是因为自己的六十七载努力,还因为这座书院。
它秉承天地而生,自有造化。
“多谢,今日李密窥见儒之一道。”
他躬身向半空的清徽道长一礼。
然后,他猛然向外一挥手,璀璨圣光如同长河奔涌而去,如同为这座书院加持上莫名的庇护,最后倒卷而回。
“李密,贫道重立之儒家一道,不修浩然正气,而修气海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