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婉青将事情交代给周兴就匆匆回了家。
虽然一切早已商量好,和离后木小姑和两个孩子暂住她家,但这种事到底敏感,此前也不曾有过,不盯紧些容易出岔子。
一来是怕村里的流言蜚语,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一般能无视这些闲话,木小姑本就失去一个孩子心里脆弱,万一想不开就不好了。
二来小姑带着孩子回来这事必然会传到木家人耳中,她不太能确定木老太太和木老二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也得注意着才行。
不全是为了木小姑,更主要是为了刘氏。
本就是想着帮刘氏成长起来才这般做的,要是一个没处理好,不仅没让刘氏成长起来,反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
万幸她回去的时候,一切都很安宁,刘氏和木小姑正在改几件衣裳,孩子们在院子里数蚂蚁。
晚饭是刘氏做的,木小姑抢着打下手,一个人包揽了洗菜切菜洗锅烧火的所有事情,其他人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
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上桌,大家都坐定之后,木小姑带着两个孩子站起来,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齐齐跪了下去。
“大毛,三毛,给三伯娘和表姐们磕头。要不是三伯娘一家,咱娘几个就没命了,要永远记住这份恩情,以后好好报答三伯娘一家,知道吗?”
说着三人就砰砰地磕起头来,刘氏忙去搀扶,扶起来就见木小姑的额头青了一块。
刘氏心疼不已,“哪里用得到这般。”
木小姑却说,“当然用得到,若非三嫂愿意搭救,只怕我们娘仨不是被卖,就是被陈家磋磨死,饿死,这是救命之恩。
再来,三嫂给我们地方住,给我们东西吃,这又是另一桩恩情。
虽然我不想拖累三嫂,亏欠三嫂太多,但这世道,这年景,靠我想要养活这两个孩子太难了。
就算我豁出命去,也不一定养得起这几个孩子,是三嫂给了我们活下去的机会。
这些恩情太重,也许一辈子都还不完,只能把这恩情铭刻在心里传下去,让后辈也铭记三嫂一家的恩情。”
木小姑说到做到,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做饭、洗碗、洗衣、喂鸡,改衣服,还出门摘了一大背篓的野草,全天都不曾闲下来。
至于被留在家里的大毛,则被要求照顾弟弟妹妹,听两个表姐的吩咐。
此后的几天和这天过得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