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毫不夸张。
蓝玉最强的一点,就是他足足训练了两三千夜不收,这些人战力无双,凶猛无敌,又机警异常。
遇到了战事,夜不收在前面开路,蓝玉就可以顺利推进,毫不担心。
所以说,一场战斗的胜负,往往在战前就注定了。
明军用二十年的光景,打造出了一支强悍无比的战争机器,从头到脚,每一根汗毛,都狰狞恐怖。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场大战中,或许只是一闪而过,只有短短的一個冲锋,背后却是十年辛苦,成吨的血汗。
当然了,也是这样一场战斗,就能决定今后几百年的走向。
就比如历史上的岭北之战,徐达败给了王保保,大明失去了最好的剿灭元廷的机会。
洪武朝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朱棣继续五征蒙古,一样没有斩草除根。
一直拖到了土木堡,明军翻车了。
不光惨败,还被打断了脊梁,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如果说永乐朝,南征北战,纵横天下,万邦来朝……那时候的大明朝,代表一个比肩汉唐的天下,那么土木堡之后,明军退守九边,无法进取,就是从天下,变回了一个国家。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大明的入关之战!
一战成功,从此天下无敌,稍微差错,就要失去十年,甚至是百年良机。
身在应天的张希孟,提起笔,酝酿着情绪,他在写一篇文章,写到底要如何构建属于大明的天下。
此战之后,北元一扫而光,大明需要规划属于自己的世界,从最顶层设计,一直到普通人在这个体系中的定位,自上而下,都需要有足够的准备。
张希孟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他现在开始动笔写作。
只不过在张希孟的抽屉里,还有另一篇文章,那就是一旦战败了,需要怎么办?
莫要灰心,莫要丧气。
十年准备,再次出发,不破楼兰,誓不罢休!
好家伙,聪明人都是两手准备的。
再看朱元璋,他就简单多了,带着大孙子,在城外堆肥,忙得不亦乐乎。只是偶尔休息的时候,朱元璋会凝视北方,在脑中一遍又一遍,思索着战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