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有驴儿驮货物了,黄豆芽也就不担心东西沉不沉了,一口气做了三十串糖葫芦。
黄豆芽做的糖葫芦用得是山里红,山里红是秋天时黄豆腐上山摘回来的,味道跟山楂差不多,没有山楂那么酸。
山里红要比正常的山楂小一圈,所以别人家的糖葫芦都是串五个或是十个山楂,黄豆芽则一口气串了八个或是十八个山里红。把木签子串得满满的,看着就很实惠。
黄豆芽想着,既然自己做的糖葫芦无法在大小上取胜,那就靠数量招揽食客吧。
黄豆芽在山里红上挂的糖浆也是很厚实的,还有不少糖浆都延展出去了。山里红个头小,显得延展出去的糖浆格外多。
其实黄豆芽做的糖葫芦,费得糖浆并不多,只不过是显得比较多而已,不过这样正好可以招揽人。
吃糖葫芦不就是吃那甜丝丝的糖嘛,挂的糖浆越多越好吃。
黄豆芽做的小串糖葫芦卖一文钱,大串的卖两文钱。大串糖葫芦上串的糖葫芦数量,不仅是小串的两倍,还多出了两个。
黄豆芽只做了五串小串糖葫芦,剩下的二十五串糖葫芦都是大串的。
黄豆芽没打算把小串的都卖光,这几串小串糖葫芦就是插在草靶子,跟大串做对比的。
有了小串糖葫芦做对比,大家肯定会优先买大串的。至于小串的,卖不光就拿回家,正好一人一串,一家子还能甜甜嘴。
家里有了糖,黄豆芽又想起了后世街面上常见的一种小吃—油炸甜麻花。
油炸甜麻花做起来也不难,只要面发得好,味道绝不会差。黄豆芽有时候都会惊叹自己的幸运,上辈子嘴馋,爱在街上看小贩们做好吃的,虽然吃不到嘴里,但是起码看过瘾了。
没成想这辈子不仅把这些好吃的都吃到嘴里了,还靠着这些好吃的赚钱了。果然啥时候都得多看看,多长点见识,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
黄豆芽之所以想让嫂子炸麻花卖,除了家里的糖不用花钱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麻花能放得住。
油条虽然好吃,但是得当天吃,放得时间久了,油条就没有那油滋滋的香味了,吃起来也少了脆感,口感和味道都会差很多。所以大家买油条也就只买几根,够一家子当天解馋就行了。
但麻花不一样,麻花刚炸好时,趁着热乎劲吃,味道是柔软香甜,放久了再吃,味道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依旧香甜,只不过口感不像刚炸出来时那么软罢了,但味道还是好的。
若是麻花卖得好了,以后家里卖麻花肯定比卖油条赚钱,因为这麻花可以买回家放好久,夏天能放两三天,冬天能放得更久。
村里人赶集才能买一回麻花,大家也不可能每个集都赶,麻花买回去能放得住,大家也就不用集集都赶了,一次多买些就够吃好一阵了。
黄豆芽在家做了一回油炸甜麻花,金氏尝了,觉得味道非常好,打算这个集都拿出去卖卖看。
反正家里的两头驴儿都出动,也不差这几斤面了,金氏就让小姑子发了三斤用来做麻花的面,直接带到集市上炸麻花卖。
反正家里的油带得足足的,就算把麻花和油条都炸了,也是足够用的。
干了这么多回大集,黄家也积累了不少熟客,金氏对于自家的麻花还是很有信心的,觉得三斤面能卖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