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黄家需要置办的东西,商铺里倒是都有卖的。就是货品种类有些少,基本没啥可选择性。
黄家一行人逛到一个杂货铺,被里面的东西吸引住了目光,黄豆芽率先进了店铺。
杂货铺里有不少黄家人没见过的东西,貌似是关外的特产,尤其是一种名为“肥皂”的东西,放在最为显眼的地方。众人只要进了铺子,就能看到。
除了黄豆芽之外,黄家其他人都没见过这东西,黄豆芽则是在前世见过。
这东西被张家那个老虔婆当成宝贝似的,只有他儿子洗澡时才能用,别人碰一下就会挨她骂。当初娘亲不小心把肥皂碰掉在了地上,就被那个老虔婆打了一顿。
“这个卖多少钱啊?”想起了前世的种种,黄豆芽没忍住,还是问了肥皂的价格,就算是现在买不起,以后也要为娘亲买上两块,只为弥补前世的遗憾和不甘。
“买这个得有肥皂牌子,有牌子的话,就十文钱一块,没有牌子的话,就五十文一块。”掌柜见有顾客上门,笑呵呵地介绍着价格。
“是这个吗?”黄豆腐一听要牌子,突然想起文书给的一堆牌子。文书说拿牌子可以买东西,当时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牌子的用处。
黄豆腐把装在布袋里的牌子全都拿了出来,让掌柜翻看。掌柜翻看黄豆腐的牌子后,从其中拿出了三块。
“这块是肥皂牌子,这块是盐牌子,这块是毛线牌子,这三样在我这店里都能买,你们要用这牌子买吗?”
黄豆芽顺着掌柜的讲解,仔细地观察这三块牌子,才发现每个牌子的图案都不一样,图案下面还有字,字很小,容易被忽略掉。
但牌子上的每个字都刻得方方正正的,很好认。黄豆芽认字也不多,不过这些字倒是都认识。
这个木牌的背面还有吉德县的字样,写了一堆字,基本上就是为了增加牌子的权威性,防止有心之人仿造。
盐是必买的,用盐牌子买盐,价格十分的实惠,一斤粗盐的价格才八文钱,细盐也才要十五文钱。
这要是在黄家老家,一斤粗盐要卖到二十多文钱,细盐更是有钱人家才能买得起的,反正黄豆腐打记事起,就没见过家里买细盐。
黄家的盐牌子是两斤的,金氏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了两斤粗盐。这么便宜的盐,此时不买更待何时啊。反正盐这个东西也放不坏,多买点,柴米油盐,哪样都不怕多。
毛线就算用了牌子,价格也不便宜,而且黄家人暂时对毛线的需求还不大,最主要的是,黄家人不太明白这个毛线能用来做什么。
要说用这个毛线做线吧,这个毛线都赶上绳子粗了,家里也没有这么大针眼的针啊!要说用这毛线做绳子吧,麻绳不仅结实,价格也便宜,而且自家就能搓,谁会那么大脑袋买这不实用的毛线啊。
相比于黄家人对毛线的嫌弃,大家对肥皂却是十分的喜爱。肥皂的功效尤其招金氏的喜欢。女人嘛,对于这种清洁用品,总是迷之喜欢。
黄豆腐从老家带过来不少钱,花十文钱给媳妇买个肥皂还是很舍得的,见媳妇喜欢,就非常痛快地掏钱了。
掌柜是个热心肠,就算黄家人抠抠搜搜地只买了两斤粗盐和一块肥皂,掌柜也没有轻视。
当得知黄家是刚从关内搬来关外的,掌柜更是非常贴心地跟黄家人解释其他牌子的用处,还帮着指路。
文书给了黄家六块牌子,除了这三块牌子外,还有三个牌子全都是用来买铁器的铁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