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躲字还没说出来,巨鱼已经穿透他们身躯砸入水里,引起非常剧烈的波浪,水花甚至拍上了竹筏,连人带竹筏推得偏离了大约十几厘米原来位置。
入了水的巨鱼并未就此作罢,它在水底游动了几息,攒够气力再度一跃而起。
河湖没有发出‘噗通’入水声,但却激起了水浪,在它第二次入水时,小白鱼从河湖深处涌出,乍一看,白茫茫一片随着洋流起伏,宛如白色潮汐。
在听到这‘呜’声时,赵如眉恰好在竹屋建筑附近。她偏头看去,发现渔民对这提振精神的声音没有没什么特别反应,很平常。
“渔网呢?网呢?我艹,我这一网兜下去,绝对能捞个几千条吧!”
当这些小白鱼近了,众人才发现‘潮汐’里全是密度极大的小白鱼,这种感觉就好比普通人被带到长满了成熟草莓的草莓园,被告知随便摘不要钱一样,恨不得连吃带拿全部扛回家里。
随着小白鱼分流,但由于这次数量实在太多,它们即便各玩各的,身边也还是少则五六条,多则十一二条般簇拥着,甚至有玩家在小白鱼从竹筏附近游过时,伸手去捞它。
结果自然没捞到,且因抽手快,并未受到什么严重伤害。
巨鱼苏醒了,小白鱼这次也跟爆窝似地涌出来了,接下来就该是水蜘蛛大军了吧……
想到这些小白鱼大半部分都要落入水蜘蛛肚里,玩家们深吸一口气,给鱼钩上饵。打算趁水蜘蛛没冲出来前,能钓多少是多少。
小白鱼一多起来,就连普通饵料也总有个别鱼鱼好奇咬钩,垂钓难度大幅削减。
“我从芦苇荡出来的时候,里面还剩下一小部分水蜘蛛,其余的都不见踪迹了,倒是留了一大堆水蜘蛛卵。”就在玩家们一边钓鱼一边观察四周芦苇荡,防备有可能涌出来的水蜘蛛时,调查员划着竹筏靠近说。
“那群水蜘蛛都变了水蜘蛛卵吗?”听到这个情报,有玩家心脏怦然一跳,急忙求证。
由于双方交谈并未刻意压制声线,因此隔着十几米的岸山组玩家也都听在了耳里。他们也进入过芦苇荡,但当时被水蜘蛛群逼退,并未看见水蜘蛛卵。
“这个我无法确认。”
调查员说:“我临近天黑的时候进入过两次,第一次遭遇的水蜘蛛围堵数量不少,跟它们对峙许久后撤离。等第二次进入,发现水蜘蛛少了许多,足以用繁华与萧条来比拟。”
“消失的那些水蜘蛛都去排卵了?”有玩家转动大脑推测。
由于这次的小队主线实在太过直白,对于河湖村渔民、巨鱼、甚至水蜘蛛、芦苇荡的秘密,有一部分玩家压根没兴趣去了解。
毕竟小队模式,就算他们不去打听,肯定也有其他热衷挖掘的玩家把情报带到回来。这样的心态带来的后果就是情报敏感度非常低,联想力也不强。
好在岸山组小队与满编小队都在,这边一共15人,总有个别玩家梳理了在此之前掌握的所有情报。
根据这些玩家讲解,那些一知半解的玩家这才知晓芦苇荡里的水蜘蛛是生命周期非常短促的生物,它们能存活的时长可能只有1天,其中十个小时用来孵化,十个小时用来活动,剩下时间估计都用来排卵。
本来水蜘蛛的节奏应该是白天孵化,晚上活动。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调查员这一手巨鱼调查,直接把水蜘蛛卵孵化的时间给弄倒过来了,目前已知的还有水质污染浓度会加快水蜘蛛孵化。
“要是我们一直保持这个规律,我们晚上岂不是没有威胁了?”在情报整合上脑子僵硬,但一想到利益相关,不少玩家都开始激动,“水蜘蛛白天应该不会出来吧,应该不会吧,我看它们今天白天就没有从芦苇荡出来。”
“水蜘蛛白天确实不能离开芦苇荡范围,这经过多次实验。”灵猫忍不住看了眼神色平和的调查员,说实话,这个大进展就连他们之前都没预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