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之所以会垮塌不正是因为土地兼并太过严重,导致大量老百姓失去土地,最终沦为灾民、流民,变成社会的不稳定成分。
当这样的不稳定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过后,战乱和起义也就爆发了。
在一波接着一波的起义浪潮猛烈冲击之下,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也只有接受毁灭的份。
而明知开荒令有问题,相当于变着法的在帮助地主豪绅完成土地兼并,朱子明又怎么可能不加以限制。
毕竟他可不想自己建立的王朝成为短命王朝,那样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所以,开荒令得到了改良,变成了如今的均田令。
均田令规定,十六岁及以成年男子可获得荒地二十亩,十五岁及以成年女子则可获得荒地十五亩。
荒地开垦出来后就是你的,并且三年内开垦出来的荒地不收赋税。
然后是未成年男子和女子,十三岁以下无力自食其力者,吴国公府会发放五亩荒地,记在父母名下!
十三岁以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未成年人,吴国公府会分别发放十五亩和十亩的荒地耕种,三年内不收取任何赋税。
且成年过后,可至各乡备案,领取差额的荒地,以此来保障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
按照朱子明的预计,安丰府、信阳府、庐州府、安庆府四府内,共计三百多万人口将分出去近三千万亩的荒地!
三千万亩的荒地大概差不都两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了如今吴国公府治地四分之一的土地。
这是吴国公府分给老百姓的利益,实实在在的利益往往比什么承诺都更加有说服力。
通过这么一次均田行动,辖地内的老百姓对吴国公府的认同度直线攀升,有的老百姓甚至在家里给朱子明立牌位建生祠,日夜香火不断的供奉。
各地老百姓口中,有的全是对吴国公府和朱子明的溢美之词,三百万人的民心自此全被朱子明掌握在了手中。
没办法,华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老百姓对土地有着铭刻进入骨子里的热情,统治者只要肯给他们分发土地,他们便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