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船上,思考着新蔡战场上的事,对于该怎么击败察罕贴木儿,朱子明内心也在不停的筹谋计算。
目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硬碰硬争取快速击溃察罕贴木儿所部,解决新蔡战场的危机。
只是硬碰硬速战速决的话,将军府的损耗恐怕不小,如果损耗太大,还会影响到接下来一系列计划,所以速战速决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二则是跟察罕贴木儿硬托下去,他这边不缺粮食,拖上个三五个月都不成问题。
可拖延战术存在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一旦外界形势有所变化,比如庐州方向出兵攻打,又或者其它方向有大军压境,他这边都不好立即做出反应。
甚至可能因为两面作战,腹背受敌,致使两处战场皆大败!
到底是速战速决好呢,还是慢慢拖延下去待敌粮尽不战自溃好呢?
唉!
心里深深叹了口气,真不好做选择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
船只载着人员和物资一路向前,傍晚时分停靠在淮河岸边,朱子明一下船便直奔常遇春搭建的营寨中,然后晚饭都没吃,直接升帐聚将商议战事。
大帐内,常遇春、白书豪、赵胜、万伍、龙七五人分列左右,望着坐在主位上盯着地图久久不语的朱子明,一个个也不由得面露凝重之色。
经过大伙的分析,都发现此战不太好打,至少没想象中的那么好打。
主要是将军府属于远道而来,从寿春至新蔡的粮道漫长,有近四百余里,即便有水运优势,也很容易受到骚扰和限制。
因此,沿途必须驻军防守,可这样能够到达正面战场的兵力将十分有限,甚至不具备正面击败察罕贴木儿的可能。
可若是不沿途驻军防守粮道,后方空虚之下,被察罕贴木儿抓住机会,也会打得大军首尾不能相顾,从而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