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罕见的极寒天气,宁江河流上的冰层能达一尺左右,北漠与大庆之间就曾在冰面上争锋过。
这时,采苓拿着几个包袱,来问霍檀:“将军,这些种子是现在种植还是等来年春天呢?”
霍檀淡淡地说:“现在就种,明年就能派上用场了。”
采苓点头应允。
林鹤很是好奇,看向采苓手中的几个大包袱:“你们还带了种子?宁江冬季极寒,怎么种都是没多大收成,会不会白忙活一场啊?”
采苓也不懂,她家将军怎么操心起这事来了?
不过,她对霍檀的话向来是毋庸置疑,按照她说的干就是了。
她笑着说:“肯定不会白忙活一场,将军说夏初就能见到成效,林公子要帮忙一起去种吗?”
林鹤十分惊讶,对霍檀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看向穆淮,询问:“属下可以去吗?”
穆淮眼底闪着惊艳,点头道:“去吧。”
两人走远后,穆淮侧身望着霍檀:“你这是要彻底改变宁江的现状?”
霍檀扬眉,浅浅一笑:“怎么说这也是你的封地,寒冷的天气无法改变,但是吃穿足够的话大家也可以在这生活得很好。”
待明年棉花成熟,还可以制作些御寒的简单冬衣,虽然条件有限很难做出特别精致的衣物棉被,但是总好过现在。
动物皮毛毕竟有限,而且来得也不容易。
他好奇地问:“你打算在这种什么?”
霍檀如实回答:“冬小麦,还有马铃薯,大白菜豌豆都是些耐寒的东西,我不能确保收成多好,但是能确定能比以前比现在都好一些。”
“这里的百姓都能吃苦,愿意尝试,所以我带了很多在南方不被经常种植的种子,多试几次,总会有收获的。”
她当初决定种植棉花时,就让人去搜集了不被人看好的一些农作物。
大多都是在南方难以存活或者产量极小的。
穆淮内心无比震撼。
如果宁江包括以北的各地能富庶起来,将来把北漠归入大庆蓝图后,只要齐心建设好这块贫瘠之地,他们就不用再觊觎南方的富饶,逐渐能安居乐业。
不得不说,霍檀若是能成功,远比她战场上的功劳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