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跑过去怕自己认错,挖了一株起来,果然是麦冬。
”哈哈哈,哈!“李秀高兴的发出了怪笑声,把树上的鸟都惊飞了。
李秀拿起锄头就开挖,不一会就挖了一堆,李秀把泥抖干净装进背篼里。
直到把背篼塞和竹筐得满满当当的,背到堆着柴的地方,把柴放在背篼上,用绳子绑好,菜刀放进竹筐里。
背起背篼,提着竹筐和锄头下坡回了家。
到家后把麦冬倒在廊下,拿了根麻袋,背着背篼又去了斜坡,挖出来的麦冬堆得像小山一样。
李秀把菜刀磨快,把菜板端到廊下,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开放箩筐里,虎子在旁边帮忙把麦冬理好放在一起,方便李秀。
堆得小山一样的麦冬就得了一箩筐、半麻袋有用的,李秀提着箩筐去了河沟边,把箩筐放河沟里,把麦冬揉搓得干干净净,提出来看过没有泥沙浑水了,才提回家晾起来。
第二天一早起来,做好饭又去了斜坡,把麦冬背回来后,才叫虎子起床吃饭。
收拾好后,李秀带了些钱,牵着虎子去了村里的篾匠家,花了一百文买了五张晒垫回家晾晒麦冬。
回家路上看见村口黄角树下,有人卖菜肉和鸡蛋。
李秀放下晒垫买了斤肉,还有些白菜,萝卜和鸡蛋。
李秀来来回回的忙了四五天,斜坡那除了有意留下做种的麦冬,其他的全被李秀扫荡回家。
连着几天都是艳阳高照,麦冬很快就晒干了水汽。
李秀把晒干水汽的麦冬,捧起来轻轻搓了一遍后,摊开继续晒。
反复搓晒五六次后,才把根须清理干净,又用竹筛把麦冬筛了一遍。
未时后李秀发现天色有些不对,晾了一会就收起来了。
李秀看着堆在堂屋里的麦冬,心里估计这些麦冬起码有五六百斤。
天黑后,果然下起了毛毛细雨。
李秀给虎子掖了掖被子,想着家里连床都没有,夏天睡竹床倒是凉快,冬天就不行了。
快四月了,过了四月就端午了,气温会越来越高,蚊虫也会多起来的,还要买蚊帐,有富余的钱再买点脚油回来做点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