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祖宗请安之后,程峰被贾琏和贾环拉去了前头,老祖宗看了看惜春的气色,便也放心了。
而前头,程峰和贾琏、贾环还是很有话聊的,前者是纨绔们之间那点吃喝的事儿,后者是关于接下来的武举的期待——期待二哥哥/将军大人大杀四方,叫那些说过风凉话的人全部屁都不敢放!
程峰拍着贾环的肩膀说:“环三哥下个月就启程了吧?”
贾环点点头:“是,回京小半年,真怕回关外的之后二哥哥说我松懈了。”
“哈哈,将……宝二哥是这样的性子,但是就算咱们松懈了训练,他也不会发脾气,就是直接把训练量加倍了,站着看咱们累成狗一样。”程峰一下子改口,叫宝玉为宝二哥,内心真实说不出的爽啊爽:【从今以后,我不仅能见到将军大人,还可以年年都来他府上拜年,名正言顺!陈淳那小子不如我吧?朱犇那小子不如我吧?嘎嘎嘎嘎!】
三月底,贾环、贾苒等人就开始准备出行的行李了,这么多年下来,整个荣国府二房的老少爷们没少因为公事往外跑,现在收拾起行李来,是有条不紊,吃喝拉撒具备俱全。
四月初的时候,贾环、武安带着贾苒,又多出了两车行李并七八个下人,一行人随着薛家商队一起去冰城了。
至于贾环才到手小半年还没焐热的妻子,则是留在京中替贾环在老祖宗和太太面前尽孝。
听着很不人道对不对?新婚燕尔就要两地分居。
但是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常出现的情况:男人们出门在外拼搏,把媳妇留在家里伺候一家老小。
也只有像是黛玉这样娘家硬气并且婆家长辈心疼她,以及夫婿说话有分量的,才能够随着丈夫一起赴任。
对此,武氏虽然心里有一些不情愿,但是在贾环轻声细语哄了几晚上之后也就好多了,更是因为老祖宗发话叫贾环陪着武氏回娘家住了几天,武家阿奶和武氏她娘开解了武氏之后,达到了和谐。
所以贾环等人出门的时候,武氏也就是眼眶红了红。
…………………………
要说今年,黑省人最关注的是什么,自然是四月的武童试了。
什么?二月的文科春闱?黑省驻军们表示,唯二考出了文科生员的瞿楷和姜泽去年秋闱都折戟而归了,春闱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倒是武童试……万一要是没有二十军户考过,那贾将军岂不是要辞去黑省将军的职位了?
大部分的将士们都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因为人都有心——有良心,从前年四月至今,看将士们的待遇——套种之后庄稼里的麦子谷子年年丰收,还多了油菜、花生、芝麻、棉花等等的进项,养的猪羊也更多了,还有住宿环境也更好了,甚至军饷发放,也及时起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贾将军来了黑省!
这一点,黑省北和黑省南的将士们体会更深。当然,也并不代表黑省东和黑省西的将士们对此一无所觉,毕竟当初董副将等人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头一年派去老裴那里想要偷学少水泥的不少士兵都被“洗脑”了的,对贾将军的观感不错,在心里偷偷羡慕黑省北的将士们。
所以黑省之内,其实希望贾将军能够留下来的人才是多数。
可是这大多数却没有足够的力量,除了黑省北、南两地驻军是上下齐心之外,东西两地最上头的人发话示意了,不准有真本事的人去报武科。下头的人敢怒不敢言,不仅仅是为了可能会被坑走的贾将军,也是为了他们自己——武科三年一次,错过了这一次,三年之内会有多大的变数呢,也许原本能今次考上的人,到了下一次便因故失手了。那么,影响了人的一辈子以及子孙后代。
董副将和习副将手下的人,真的心甘情愿因为上头施压,便不去报考武科了么?尤其是那些三年前去考过,觉得这一届自己把握更足一些的士兵们,这是他们三年一次改换门庭的机会。
人生,有几个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