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所以我打算出了正月再宣布此事,到时候让太子监国,一应政务都送去东宫,我就先去京郊行宫住着,真有不能决断之事再给我发折子。不过我想,把你们几个都留给太子了,要是什么大事是你们都束手无策的,那即便来找我也没什么用。”
……
贾瑛这一趟进宫并没有遮掩行踪,而陛下留他喝酒吃饭的事情也随之传开,众人这便知晓了,贾大人还是那个深得君心的贾大人(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恐怕年后过了上元节,贾大人就要继续为大明尽忠职守了,只不知道会被委任去哪里,许是侯尚书和洪太傅都要让贤。
有人去侯俊即和洪乘业面前为他们抱不平,前者是浑不吝地说:“贾大人早二十年就是我上司了,我怎么能和他比?”半点没有朝中大员要面子的意思;后者更加,牛眼一瞪,张口就骂:“陛下都没下旨呢,要你替我操心?我看是挑拨离间、包藏祸心!”
整个寿昌三十年的新年,下头的人没少琢磨贾瑛会空降去哪儿,却偏偏,几位重臣心中都有数了。
……
待到上元节后,户部尚书突然提出了致仕,众人一看:【啊,原来朝中的死要钱居然也满头银发了?谁叫这位老爷子每年收赋税、批经费的时候都特别能战斗呢,叫人不知不觉就忘记了他的年纪。】
三请三辞之后,钱尚书顺利告老,众人悚然一惊:原想着现在六部之中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想到钱大人这一离开,就腾出来一个尚书之位啊!陛下该不会……该不会?!不会吧?户部尚书岂是一个行伍出身的人能够胜任的?
另有人立即泼冷水:可别忘了,咱们这位贾大人是深藏不露的能文能武,他守孝期间想要敲开荣国府大门的学子还少了?
……
最明显的就是,近来往荣国府送帖子的人又多了起来——这就是陛下要重新启用贾瑛的心好累。
果然,寿昌三十年正月末,陛下旨意,封贾瑛为户部尚书,并授体仁阁大学士,官居一品。
所以……
更显得年前上下折腾的人好似笑话一般。
正当众人还要议一议阁臣再兼尚书之职是否合规矩呢,陛下又丢下一个雷——他要长住行宫了,擢太子监国。
为何?
难道是陛下龙体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