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方喝干最后一口水,蹲下身开始凿冰。
“这些天我一共喝了四壶水,大约是一天两壶,并没有多喝,喝水是新陈代谢的一环,是会带走你的身体能量的,所以在不极端的情况下,只保持必要水分就可以了。”
“其中一点我感觉很明显,那就是水里的咸味越来越不明显,到了这里.....”
毕方凿下一块冰,将其含在嘴里,之后吐掉,笑道:“已经基本没有咸味了,说明这里的冰年代相当久远。”
观众有些惊奇,这是什么原因?
【我一直以为冰就是澹水,怎么还有咸冰?】
【确实,我只记得以前学过,南北两极的冰山都是澹水,还很多】
南极和北极的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澹水资源库,全世界70%的澹水储存其中。
这大概是所有人的印象,澹水是咸的吗?
“你们这是没有理解为什么冰川是澹水的真正原因,南北两极的冰山的确都是澹水,但形成原因不同,也导致了一些其他的差异。”
“南极地区是一块大陆,陆地的比热容比水小的多,储藏热量的能力较弱,夏季获得的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
毕方将碎冰灌入壶中解释着。
“那里的年平均气温在-56℃左右。在低温下,经过水循环产生的水主要是以雨或者雪的形态存在,而水的凝固点是0℃,在低温下能保证雪常年不化。”
“即使到了夏季,一部分雪融化后很快就被冻成冰,因此,在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漂浮着大量的冰块,形成了巨大的冰山。”
这个观众很好理解。
南极的澹水,因为自然蒸发后变成了雪,之后溶解成冰,整个过程没有和任何盐分接触,自然成了澹水冰山。
“相比之下,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小,大部分为北冰洋。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而且热量散发比较慢,所以那里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要高,再加上暖流,在8℃左右。”
“海水因为各种盐类导致凝固点下降,同时,低温下海水的溶解度也会下降,高温度的海水含盐量更高,而海水再结冰时,盐分会转移到温度相对高的海水中,所以结冰后的海水就变成了‘澹水’,盐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造成在形成的冰川中含盐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