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单纯以规模来说,洪家班在兰川的诸多武术指导班子里,也就是二线中游;但从名望和口碑来说,洪家班却隐隐有着业内领头羊的势头,大事小事,同行们都会前来询问洪元和的意见看法。</p>
而靳家班呢</p>
和洪家班一样,如火如荼、炙手可热,对于电影公司来说,两个团队的内部恩怨不重要,实力和利益才重要。</p>
当洪家班无法接手更多项目的时候,靳家班站出来了。</p>
一来,他们的人员数量几乎是洪家班的两倍。</p>
二来,他们和洪家班“一脉相承”,这似乎是口碑保障。</p>
三来,流光影业和他们签署了打包合作协议,基本就相当于背书的效应。</p>
理所当然地,工作项目就一窝蜂地朝着靳家班汹涌,这也使得他们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壮大速度非常迅勐。</p>
可惜,好景不长。</p>
一方面,靳家班太过贪心,同时兼顾多个项目的工作,数量的臃肿导致质量的下降,贪多嚼不烂的典范。</p>
甚至有些项目还耽误了拍摄。</p>
另一方面,靳家班的业务能力也遭到质疑,缺乏创新,自我重复,相同模式,无法凸显武术指导的意义。</p>
特别是和洪家班的锐意进取形成鲜明对比,和其他同行的竞争之中也不占优势。</p>
另外,靳家班扩大规模的脚步太大太急,成员难免良莠不齐,除了导致工作质量不可避免的下降以及内部分歧肉眼可见的上升之外,伤病的意外状况才是最令人措手不及的——</p>
对于他们这份工作来说,小伤不断是日常,避免大伤是重点。</p>
然而,靳家班成员的杂乱埋下隐患,而后就在工作里暴露出来,更糟糕的是,靳家班始终没有妥善处理。</p>
受伤就等于淘汰。</p>
这就是靳家班的处理方式,他们的激进和急切展露无疑,这也使得他们在行业内部腹背受敌,一片乌烟瘴气。</p>
一来一往,所有合作基本都是一次性买卖,项目结束也就意味着合作结束,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p>
这些,都很糟糕,但真正可怕的是——</p>
流光影业抛弃了靳家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