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看得远比我看得要远得多,故此你的许多行为我都看不明白。
就好比这契本,你若不说,我是如何也想不到,你竟是在复国成功在做准备。”
姬定笑道:“这人生苦短,但我要做的事太多了。”
姬舒轻轻点了下头,对此她是深有体会,虽然她一直渴望复国,但是当她成功复国,她却手足无措。
姬定似乎想起什么来似得,道:“哦,我父王希望能够见一见你们母子,到时父王将会对你进行册封,你就以此为由前往洛邑。”
姬舒眼中闪过一抹羞涩,又问道:“你不去么?”
姬定沉吟少许,道:“我希望当我回到洛邑之日,就是从我父王手中接过王冠之时。”
在此次大战之前,也许他并不敢放出这豪言壮语,但是如今他已经度过最为艰难的时刻,他也顺利完成了整个中原的布局。
胜利的曙光已经悄悄照入屋内。
那么接下来就是为此付诸行动。
各国相邦在濮阳经过一系列的交涉,或多或少都得到一些利益,如宋国就得到秦国、魏国、楚国的支持。
因为支持宋国中立,其实就是在削弱齐国。
同时魏国也得到齐国和郑国的支持。
燕国、中山国也得到秦国和齐国的支持。
这么多国家,需要秦国的支持,秦国自然成为赢家之一。
楚相姬定虽然没有太多的活动,但是楚国必然也是赢家之一。
赵国相对来说,应该此次会议上的最大输家。
这主要是因为赵国的外交策略,与秦、齐、楚三大国利益背道而驰,赵国想要消灭中山国,这是秦、齐、楚都不愿意见到的。
而赵国亦不愿为此妥协,可是赵国暂时还没法与秦、齐、楚三国抗衡,唯有当自己足够强大,令秦、齐、楚认为为了中山国与赵国开战,并不划算。
而齐国是战场上的最大输家,丢掉了徐州,丢掉了宋国。
可见这博弈,始终围绕着秦、齐、楚三个大国之间。
齐国失败,秦楚自然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