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拜相仪式结束之后,立刻便有一人站出来,问道:“我有一事不明,还望周客卿能够为我解惑。”
姬定一眼瞧去,哎呦,老熟人啊!
问话之人,正是那成陵君。
姬定微微颔首,道:“成陵君请说。”
成陵君便道:“如今周客卿佩戴我国与楚国两国相印,如果我国与楚国发生冲突,那周客卿岂不是很为难?”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姬定。
这个问题,他们也都非常好奇啊!
谁也不敢保证,魏楚两国就不会发生冲突,那么到时你站在哪边?
姬定呵呵笑道:“不为难,不为难,我之所以能够佩戴两国相印,那足以表明,二国的关系非常融洽,要胜于往昔。如果两国发生冲突,那我自然会从中调解。”
成陵君立刻又问道:“如果无法调解呢?”
姬定呵呵道:“那就先保留着。”
成陵君纳闷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楚国与魏国又无深仇大恨,这一时冲突,也不至于说要斗得你死我活,或者老死不相往来,冲突之后,甚至在冲突之中,该合作的还是得合作,故此即便二国发生冲突之时,我依旧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依旧是两国一个保留选项。”
成陵君问道:“周客卿真的可以做到不偏向任何一国吗?”
“做不到。”
姬定摇摇头,道:“我能够拥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可不是因为我大公无私,而是因为魏国与楚国的友好往来。基于自身利益,我也必将维护魏国与楚国的关系。换而言之,如果偏向魏国,有利于二国的合作,那我就偏向魏国,反之亦然。”
魏惠王稍稍点头。
就事论事,目前姬定对于魏国最大的贡献,还以自己为锚促成魏楚联盟。
至于姬定更偏向哪国,魏惠王认为姬定更偏向自己,因为姬定做的这一切,都更有利于魏国,但是在这种场合,姬定也不能说出来,这要传到楚国去,楚王不得认为姬定是魏国派了的奸细。
惠施倒是一脸淡定,姬定独身一人前往楚国,都能够当上楚国令尹,这种场合又岂能难到他。
这时,又有一人出声问道:“听闻周客卿当初在卫国任职时,曾提议卫侯独尊儒术,且还主导卫国变法,可惜在不久之后,卫国便被郑国取代,不知周客卿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此人名叫曹孚,乃是魏国的上大夫。
姬定直接瞧向坐在正中间看热闹的魏惠王道:“这得怪大王啊。”
魏惠王先是心虚地看了眼姬定,这事明明就是我们两个密谋的,你怎么能够将整口锅往寡人身上甩,真是岂有此理,道:“这与寡人有何关系?”
姬定道:“当时若非大王派我出使楚国,卫国又怎会被郑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