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鱼突然道:“大王,在我们回来之前,周客卿曾再三嘱咐过我们,接下来秦国可能会对我国出兵。”
楚威王还未开口,昭阳就道:“如果秦人出门与吾等决战,那可真是好极了!”
楚威王点头道:“说得好!寡人亦从未想过用嘴去击败秦人,只要确保我们不会陷入多线作战就行。”
楚国下都憋着一口气,不真刀真枪的与秦人干一仗,还真是睡不着觉。
这时,那令尹高固却道:“大王,臣以为如今着急的应该是秦国,而不是我们楚国,故此老臣以为该以防守为主,以逸待劳,而不是与秦决战。”
楚威王斜目一瞥,很是不爽道:“防守?”
高固点点头道:“老臣也赞成联合诸侯国抗衡秦国,但若我们死战秦国,只怕会让齐国有机可乘,我们此战只要取胜,那便可达到目的,而不需要倾国之力,去与秦决战,防守的话,显然更容易获胜。”
楚威王思忖半响,瞧了眼昭阳。
昭阳心领神会,道:“大王,臣以为高令尹说得有道理。”
楚威王稍稍点了下头。
虽然姬定为楚国创造出一个绝佳的战略环境,但这到底不是两个国家的事,不能眼里只有秦国,还得考虑到齐国、三晋。
只要楚国取胜,那么姬定在会议的表态,值得大家信服,就可以得到政治目的,战争是为政治服务啊!
但无论如何,这秦楚相争,齐国必然得利。
对于齐国而言,如今可真是幸福的苦恼,这个绝佳的机会摆在眼前,到底要怎么操作,才能够利益最大化。
最终齐国还选择在秦楚之间,先观望,不要轻易站队,采用平衡策略,让他们自相残杀,永远都站在输得一方。
而对于中原诸侯,齐国可以出兵,削弱他们,但是齐国觉得楚国这番挺身而出,间接帮了魏国一把,目前三晋走得很近,轻易出兵,可能得不偿失,决定还是采取软实力去干预各国。
那么濮阳就变得至关重要。
于是齐王找到姜家,让姜佐回濮阳继续担任大司马。
因为姜佐在濮阳有着极高的声望,还有着人际关系,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濮阳!
“我真是后悔跟你老师讲解那帆船的设计,他老人家简直入魔了,天天在屋里研究,真是不务正业。”
姬定念念叨叨地来到姬舒的书房,他跟子让讲政治,结果子让却迷了屋里,对此,他非常无语,这个力学,可是永远讲不完的,这是一个巨坑啊!
可见姬舒对于他的抱怨,无动于衷,姬定不禁问道:“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