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点点头,问道:“大王是决定与秦国联盟?”
楚威王嗯了一声:“虽然寡人亦知秦人野心,不会尽信张仪的,但目前来说与秦国结盟,可为我们打开中原之大门,就当下而言,与秦联盟显然对我们更加有利。”
几首诗词,倒不会影响到楚威王的判断。
魏王派一个小子来,确实令他非常不爽,但他绝不会因此而做出决断,他之所以敢晾着姬定,就是因为他知道魏国如今有求于他,换句话说,如果姬定是秦君派来的,他会恼怒,但也不会这么做,毕竟秦国实力非常强大。
楚王还是经过一番缜密的考虑。
楚国若帮助魏国出兵,在河西、河东与秦决战,那么这胜利的成果,多半都会归魏国所有,这当然是不公平的,楚国上下都认为,必须迫使魏王放弃王号,不能与楚王齐平,以及立公子高为世子,确保魏国不会翻脸不认人,这在楚人看来,是非常公平的。
故此这两个条件其实还只是谈判的基础。
如果姬定答应这两个条件,楚王才会派人跟他谈有关势力范围划分的问题。
楚威王又向昭阳吩咐道:“你立刻去整顿兵马,明年我们有可能将与秦联合伐魏。”
昭阳抱拳道:“臣遵命。”
如今楚威王确实有些迫不及待,这手握百万雄兵,不能光在家待着,总得干些什么,再加上如今楚军士气高昂,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另外,之前楚国的策略,就一直都是联秦制魏,因为魏国是最早成为霸主的,那时候魏国将六国打了个遍,如今与秦国结盟,也算是政策的延续,并不突兀。
关键与秦联合打魏国,那几乎是不可能输的,怎么也得占一些便宜去。
就目前来,秦国的条件显然更真实,至少确保秦人不会跑去巴国给楚国添乱,以及可以瓜分魏国的领土。
楚国贵族当然也喜欢这种战争。
虽然楚王心里也清楚,若从长远来看,秦国是更具威胁,但问题是与魏结盟,长远是充满着不确定。
作为一个成熟得政治家,必然还是选择一个可预见性的方案。
而那边姬定可真是狼狈的逃出鄀都,他虽知楚人浪漫,但他也不敢将自己的身家性命,赌在对方的浪漫基因上,这拔剑见血,亦是一种浪漫。
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活着最为重要,可不能将小命赔在这里。
在城北与魏王派来得人会合之后,姬定的车队便是顶着寒风,向北行去。
由于寒冬已至,路上亦是人迹罕至,这也显得姬定更为孤单和落寞。
这一次失败确实令姬定是深受打击。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会这么一个结果,同时他的整盘计划也都被打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