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诚说:“爹,哪怕不放商队进来,那几车盐也要买下来!”
董瑞点头:“我自然知道。”
董瑞上了城墙,往下一看,就看商队已经在不远处停了下来,马车围成了一个圈。
董瑞问:“那盐呢?”
一个士兵把吊下去的篮子拖过来,从里面拿出一块灰黑色的石头。
董瑞抱着舔了舔,苦咸刺舌,确实是盐石。
他问士兵:“大约有几车?”
士兵有些激动,腿都直发颤,“看着像是五到十车的样子,剩下的都是草。”
董瑞咬咬牙,这样就只能放这些人进来了。
一车盐大概三百斤,十车就是三千斤。三千斤粗盐根本不够整个城的百姓分,但好歹是有盐了,这个商人能带着这么多盐土,他如果肯再来,城里就不会再缺盐了。
如果不是以前他交好的商人不再来了,城里也不会陷入如今的困境。
董瑞下了城门,见董诚仍在跟百姓纠缠,他让管家去驱赶百姓,带着董诚回了家。
董诚以为他拒绝商人了,十分焦急。
不料董瑞回家之后,命人准备待客的宴会,家里还要重新打扫,还送信去请城中其他有名望的人过来。
董诚惊讶半晌后明白过来:“爹是想留下这个商人吗?”
董瑞叹道:“原来与咱们家来往的两个商家都不再来了,你看看,他们半年没来,城里连盐都没了。”董诚也跟着叹气:“可能……是已经遇到不测了。”
现在这世道,商人又是常在外行走的,说不定就是在哪里遇上强人,被取了性命。
董瑞道:“这个鲁商敢在这个时候出来,想必是有些本事的。我们也需要一个商人,不如就笼络了他。”
而且,这个商人带的是给马吃的盐。什么样的地方才会需要那么多专给牲畜吃的盐呢?又是哪里有这么多的马呢?
答案显而易见。
董诚这才知道,正是因为看在那几车盐的份上,才让父亲改了主意,摆下这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只为接待一个商人。
一时客人都到了,董瑞再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解释一番后,客人们都答应在宴上会帮腔,一定要让这个商人定下往来董城的承诺。
一人道,愿将家中一女嫁给这个商人。想要让商人每年都回来,没有比让他在这里安家更容易的了。
那人舍出的女儿乃是个寡妇,年纪虽然大了,但也并非老妪,至少也是有姓之女,配一个商人是绝对够的。
可等马公子带着齐藉过来的时候,那人就不提女儿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