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挖皇帝的墙角,云青兰才是第一个挥锄头的人啊!明明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他怎么对他们下手了呢?
而且手中竟然有圣旨!起旨的还是徐公!
所以从一开始,义军的气势就有点不太足,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后来还是有人抓住徐公不再是徐公,而是庆国丞相的事说徐公已从贼,这圣旨也有问题,算是多多少少挽回一点颜面。
不过这个仗仍然让他们打得节节败退。
云青兰那边气势如虹!
虽然在姜姬或徐公看来,云青兰从凤凰台逃走是一步臭棋。但在云青兰自己和他的属下看,这明明是一步好棋!
当皇帝显然有点太难了,退而居其次,当个诸侯王不是很好嘛!
他们到了河谷以后,王宫也建起来了,封官授爵人人有份,比以前屈居在皇宫里当个护军好多了呢。
而且有徐公和姜姬在背后给云青兰鼓劲,云青兰打起仗来一点都不怕的。
别人说要去凤凰台告状,要告诉天下人,云青兰擅动刀兵,乃大不敬之罪。
云青兰哈哈一笑,竟然说“凤凰台与家无异”。就差说安乐公主对他真心一片,谁去告状都没用了。
他这里上下一心,都觉得自己走在光明大道上。
义军那里,各自为政,各有心思。
姜姬还发现,她算错了一件事,就是各城拥有的兵马,可能根本没有她想的那么多。
风迎燕以灵武打比方,他实话告诉他,灵武真正的兵马数只有两千余人,而且非常单一,没有步兵,全是骑兵和弓兵。
在他后面的固卫,虽然有着看守诸侯王的“职责”,但崔家到固卫后,觉得花钱养兵没有必要,反正这固卫又不是他家的,真大军压城了,出城投降就是,这样方才不伤一民一物。所以固卫的兵数可能只有一千左右。
她恍然大悟。
在这样一个“和平”的世界里,以打嘴仗为主要模式的世界,任何一个城池都不可能花大力气养兵。
只有那么几个比较特别的。
剩下大多数都是不想白白花这个钱的。
他们可能会屯集许多兵器,比如箭头、刀、枪头等铁器,因为打仗时武器的消耗是很快的,打造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但他们不会长年累月的练兵,更不会没事屯上几万兵。
各城屯兵大多以千为单位,过万的很少,小城更可能连几百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