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把云重、云剪兄弟两人给排了出去。无他,云青兰的长子和次子都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只怕父子脾气一脉相承。云青兰不可信,云重兄弟两人也不可信。
然后,他又把云青兰后妻所生的四子和五子给排除了出去。这两个孩子从小读书,不曾习武,也没有进过军营。云山等云家家将对这两人的脾气禀性都不熟悉。
最后,只剩下云青兰的三子,云丰。
云丰的脾气他清楚,是个好逸恶劳的,捻轻怕重,凡事不肯自己辛苦,能推则推,遇上云重和云剪就低头,碰到不如他的却很会抖将军之子的威风。
以前看不顺眼的地方,现在却觉得这个脾气当大王,底下的臣子的日子就好过了。就比如他们这些老臣老将,云丰靠着他们坐上王位,他自己既无武艺,又不会领兵打仗,难道还敢跟他们这些人翻脸吗?
云山推演一番后,不由得拍大腿:“就是这小子了!”
他的儿子服侍在一旁,见亲爹去见过大王后回来就坐着不动想心事,此时见爹发话,忙上前问:“爹,大王怎么说?”云山刚要开口,又闭上了嘴,转了下眼珠子,摇摇头叹道:“唉,是我多嘴了。以后大王的家事,我等还是不要多言了。”
他儿子当然跟云重交好,两人都是从小被扔进军营摔打起来的。云家突然有了这样的造化,云重更有可能成为一国的太子,他儿子当然心心念念立个大功,好抱紧云重的大腿。
也正是他催着云山提议立太子的事。
此时见云山这么说,他儿子顿时急起来,“爹,难不成大王不答应?大王怎么会不答应呢?”
云山喝止他:“闭嘴!不许你多问!出去也不许你多说!快滚!”
云山把他儿子赶出去后,果然见他儿子“悄悄”的去找了同辈的云家子弟们。他们都是云家旁支,其中也有被赐姓云的养子。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云重的“心腹”与“亲信”。
于是,很快云家军营里就传出一个流言:大王不愿立大公子为太子。
跟着,随着这个流言生出许多猜测。
有的人说,这是因为大王想立四公子或五公子为太子。因为大王更喜欢二夫人,以前也非常宠爱二夫人所生的四公子和五公子。人人都有眼睛,都看得到,云青兰以前对前面生的三个儿子那是当奴仆使,对后面生的两个儿子才是当儿子疼。
但立刻有人反驳。他道,其一,二夫人已经死了,早就死了。现在大王的王后是朝阳公主,你们不要乱说,好像大王还掂记二夫人似的;
其二,早在二夫人死之前,大王就对四公子和五公子失望了。这也是人人都看到的,四公子和五公子被扔进军营后被前面三个哥哥欺负的跟狗似的。
最后,有人提出了一个更“靠谱”的可能。
因为云青兰从来也没表现过对这五个儿子哪一个更偏爱,根本没有一个是他的心头好。而现在他更是连立下大功的大公子都不喜欢——这是不是说明,大王其实根本没想过要立这五个儿子中的一个当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