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病急乱投医,把跟刑家交好的家族也给抓了。三木之下,死伤无数。可不管打死多少人都变不出粮食来。
于是,郑王身边有急智之人出主意:“大王,不如让那些兵回家去吧。”
没粮食养,何不遣其归家?等有粮了再召便是。
有一个主意,就有人跟着补充。
“可以给他们一些赏钱,也算安抚一二。”另一人道,“军心不可失啊,大王。”
郑王焦头烂额之际,就接纳了这个意见。但他不能放走四十万兵马,这些兵马,他当然也很眼馋,也很想要!
于是,他放了十万,留下三十万。
给那十万兵的赏钱,他命就近的城池给了。至于现在这三十万,他也暂时让离的最近的城先把粮草送过去,他这边再想办法。
这两个王令送到倒霉的那几座城时,无不引人唾骂。可刑家在前,谁敢冒犯王威呢?
郑王在宫中宴请了许多世家,总结起来就两件事。
第一:先把你们家存的粮食借给孤应应急;
第二:国中缺粮,你们想办法买一些回来。
郑王为了表达“善意”,打开国库很是挑选了一些珍宝,没有被赐珍宝的,也被赐了许多黄金。但就算这样,他也知道不够。所以他把人请进来后,就命宫中侍卫守住宫门,什么时候殿里的人答应了,再开门放他们回家。
恩威并施之下,宴上的人都不得不答应了郑王。
郑王求粮,商人云集的鲁国当然最先得到了消息。
摘星楼里,姜姬的意思很明确:“不卖!我还嫌这些不够呢。”
鲁国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农民和良田,满足不了自给自足。
事实上,郑国的粮食不止养活了他自己,还有燕国。
现在还有鲁国。
想起龚叔叔那句“杀鸡取卵”就叫她闷气。
……是啊,这次是她杀鸡取卵了。她这次学到了,她能让一件事开始,却不能控制它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郑国这个天然的粮仓毁掉了,鲁国的百姓却还没有发展起来。
现在她有两条路,第一:把郑国靠近鲁国边境的肥田都抢过来,就是侵-略了,熟地和会种地的百姓她都要。
第二,再选另一个国家当粮仓,直到鲁国的百姓能种出养活一国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