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最开始李纲要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好马,这直接影响了夏军的重骑兵组建,仁忠坚决表示不可。
可架不住这次跟大宋做生意的都是西夏的顶级大族,这四家在西夏的影响力极其巨大,控制了西夏众多的盐场和商贸,是西夏的国运根本,仁忠肯定是无法与他们对抗,只能将自己的忠言尽数写下,呈送给兴庆府的李乾顺裁决。
不过李乾顺倒是乐观的很。
他对察哥的能力有充足的信心。
再说了,大宋是公认的不会养马、不会用马。
他们就算利用这些马组成一支骑兵,短时间内养马的草场和草料都成问题。
西夏用大宋的钱抓紧去西域买更好的马,保持平衡,根本不惧大宋的打击。
当然了,李乾顺也不是拿自己脑袋开玩笑的那种人。
为了以防万一,他把在北方防御辽国的黑山威福军司的一万精兵调集南下拱卫西平府,大宋北上的第一站就是此处。
当年五路伐夏好大阵仗,还不是被宋军的瞎指挥玩残。
现在盐贸打开,西夏国内民心大振,都在歌颂李乾顺仁德,宋军这时候敢北上便是以卵击石,肯定要被打的灰飞烟灭!
李乾顺的布置不错,仁忠也稍微松了口气。
是啊。
宋军的战斗力不可能会有突然暴增。
他们离了堡垒,在北上的作战中面对夏军根本没有优势,
只要自己守好此处,绝对能保国内万无一失。
事实似乎也证明仁忠的担忧是多余的。
这几日,大宋对青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南边的李良辅不断派人北上拉盐,表示大宋的制置使李纲已经被他买通,现在大宋的政策友好,甚至提高收购价且不需要再拿马来交换,事实证明之前大宋只是对之前作战的不甘心而意气用事,在李良辅的周旋下已经安然无恙。
仁忠还不放心,又找好多人打听,结果得到的消息都是如此。
看着北边的牛马驮着盐不断的南下,仁忠也开始有些眼热。
这个以盐为拳头产品的国家,谁不想让自己家的盐畅销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