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萧琦的话,赵眘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是出于对萧琦的信任,还是咬牙同意了萧琦的提议,下旨大宋铸造局,尽快做出大宋货币样品来。
第二天皇帝赵眘就带领着群臣,乘坐火车回到平江城,再换乘马车回了京城临安。
萧琦回到临安之后,连夜设计出了几种货币的图样,让那些工匠加紧打制模具,赶制出第一批机制金银铜钱币出来。
不过萧琦也动了坏心思,银子在大宋还算稀缺,可是在海外并不缺少,为此他把铜币打造成了中间没有孔的铜元,最小的一文然后十文二十文五十文最大一百文。
一枚银元重一两,可兑换一千文铜元。
按照如今的银子兑换铜钱,虽然现在大宋银子已经开始多了,不再像之前一两银子换三贯多铜钱,但是一两银子依然能换两贯多,也就是两千多铜钱才能换一两银子。
萧琦打算用这些铜元,去海外大面积的收割银子,毕竟这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制式钱币出现,这些铜元肯定会成为当地人最喜欢的东西。
而且现在大宋在国内和海外一起开采的铜矿,已经使得大宋的铜储备非常充盈,除了自己留作制作弹壳的铜锭之外,大宋国库中的铜锭多的依然堆满了大宋很多库房。
加上华夏已经有了上千年制作铜币的经验,这些铜币的配比只需要稍加改进,令其更加耐用就好。
对于一文的小钱,萧琦依然使用中间有方孔的设计,从十文到百文的铜元就没了方孔,萧琦在这些铜元的正面设计了一条龙,并且在钱币边缘浮刻一圈小字,注明钱币的面值。
背面则雕刻了大宋皇宫的图案。
为了便于其他地方的人辨识,钱币的正面标注钱币面值的是汉字,背面则选择了阿拉伯数字。
萧琦才不管这玩意会不会有人问为什么,老子不解释。
不过这个也让萧琦想起,确实到了学习阿拉伯数字的时候了,他把阿拉伯数字的学习方法写成了教材,并且培训了几名老师,命他们还是在学堂教授这种计数方法。
不过他可没有说这是阿拉伯数字,而是直接命名大宋简易数字。
对于这种不要脸的办法,萧琦表示没压力,总不能说这是阿拉伯数字吧,真这么说了到时候问题就更多了,还得不停的解释。
很快这些金银铜币的样品就打造出来了,萧琦拿着这些钱币进皇宫给赵眘和赵构看。
两位皇帝都很满意,觉得比之前用的那些铜钱漂亮多了。
倒是赵构问萧琦为什么上面年号的字那么每个皇帝的制钱年号都是很大的。
萧琦说原本想了年号的事情,最后觉得这些钱币是弄到海外收割金银的,年号大小无所谓,他们又不认识汉字。
赵构一听说收割异族的金银,顿时来了兴致,年号的事情马上就被他扔到了一边。
经过萧琦详细的讲解,赵构和赵眘都惊呆了!
赵构心说这个孙女婿简直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