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以现在蒸汽机的动力,装在那样庞大的钢铁战船,不说只能缓慢的前进,遇到风浪天气,那绝对会被一个大浪掀翻。
因为动力太小船又太大,出海那就是去找死。
想明白这个,萧琦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战船,这种战船大小介于三桅战船和大型楼船之间,比三桅战船大不少又比大型楼船小一圈。
萧琦设计这种新型战船的时候,召集了很多造船的高级工匠,找出大船最结实的地方打造放置锅炉和蒸汽机的舱室,还要使战船不会偏沉。
和这些高级造船工匠讨论了半个月,才算设计出了合适的锅炉和烟囱的位置,并且按照萧琦的要求,这艘战船还被设计的很多地方被包裹了钢板。
经过近二十天的讨论设计,提前几百年问世的第一艘铁甲战船的设计图,被他们设计了出来。
萧琦让这些工匠马着手开始建设这艘战船的船身,并且给那些制造蒸汽机的工匠送去按照设计出的蒸汽机的舱室尺寸,画出的新的蒸汽机和锅炉的图纸。
让这些工匠抽出大部分人手,全力研制这种新型的舰船用动力系统。
为了设计这套动力系统,萧琦可是熬死了不少脑细胞。
以前他根本就不懂舰船的动力系统,只能按照如今蒸汽机的传动结构,设计出了一种传动系统,并画出图纸让那些工匠去尝试打造。
因为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造出螺旋桨那样的动力系统,萧琦只能设计出曾经在历史书看过一眼的,在船的尾部装犹如宽大的水车一样的所谓螺旋桨。
这个东西可是费了萧琦不少时间,为了使这东西更加坚固耐用,材质选用了最好的钢材,可是这玩意全都用钢材又太重,会影响战船的稳定。
为了解决头轻尾重的问题,最后萧琦只好把之前设计的船头钢板加厚,把不少之前设计的储物舱重新设计,前移增加船头的重量。
经过和那些高级造船工匠再次讨论设计,终于解决了这个让萧琦犯愁的问题。
然后萧琦就开始计算这样的战船,大概的排水量是多少,船身的自重是多少,最后算出这艘新式战船排水量大概一千多吨不到一千一百吨。
可是他自身的重量就已经达到近六百吨,这让萧琦很是犯愁。
战舰装燃煤,加供水系统,再加火炮弹药一些补给和战舰的士兵,基本就八百吨了。
在海是不能满载的,这艘船不能装载超过九百吨的载重,远洋的船必须给他留出足够的空间用来抗风浪。
这样的话,战船远洋必须要有大型运输船作保障才行,不然这战船走不了多远自身带的补给就会被消耗完。
没办法,萧琦只得再次设计一艘新型补给船。
补给船也必须装蒸汽机和锅炉,不然动力不行补给船跟不战船,那还补给个屁。
有了前一艘战船的设计经验,这艘运输补给船的设计就快多了,萧琦和这些高级造船工匠只是用了三天就搞定了这艘大船的设计图纸。
图纸设计好之后,再次派人将图纸送到另外一个大型造船厂,让他们尽快开工生产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