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听到这学子起身的疑问后,皆是面没有丝毫变化,依旧严肃至极。
毕竟他们身为大夏指派的殿试监考官,自然不能露出第二副面容,因为在这里,他们便代表了大夏的官方威严。
身穿一身官服,面容冷峻而又肃穆,活像是一尊吏的商鞅语气冰冷,待到这学子问完后,便不带一丝感情回答道:
“考场之不得随意喧哗询问,再有下次,直接剥夺考试资格。”
“另外,此次殿试三大考题,皆是由当今陛下亲自定夺,这位学士,你对此表示质疑,难不成是想要说今定题有失公允?”
掌控法理,本就秉承着律法至的商鞅,掌管了一年大理寺,身积蓄的威严只是稍稍一泄,又岂能是普通人可以抵挡的。
那提问的学士听后,当时面色便‘唰’的一下变白,似乎是有些焦急,不知该如何是好。
好在,就在他发愣的一瞬之间,那本来在开考之前便传遍殿宇的温和之声,再度自后殿传了出来。
这声音对于参与科考的诸多士子而言并不陌生,赫然便是当今夏皇洛离的嗓音。
区别于之前的温和中掺带威严,这次的声音更多的则是平和,其中还带着几分安抚的意思。
“本次殿试公平公正,乃是由朕亲自出题,因此不必有所质疑。”
“各位通过州郡县三场科考的学子们,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都是一十三州的顶尖俊才,对于百家经史典籍,说是烂熟于胸都不为过,甚至引经据典,举一反三,也不过尔尔。”
“朕自起兵以来便只晓兵事,若是要朕来出什么蕴含高深道理的题目,朕还真是做不出来,就像是朕给诸位出的第一题一样,没办法,毕竟术业有专攻嘛。”
“你们都是我大夏的栋梁之才,是未来光芒万丈的新秀,朕和诸位卿家都相信,你们作为第一届殿试的人选,定会为我等交付一份完美的答卷。”
“所以,诸君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放轻松点。”
“坐下好好答题吧。”
声音来去如风,但却极其深刻的印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叫他们本来有些慌乱的心绪,稍稍稳定了些许。
皇帝金口玉言出声,口含天宪一言九鼎,给他们背书。
能连过三关在第一次殿试之中露面者,又岂能有庸庸碌碌之辈,称一声人中龙凤都丝毫不为过也。
是以,在这士子面露感激,对着内殿声音来源遥遥躬身一礼,紧接着坐下答题后。
众多参考士子心中,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圣心难测,谁也不晓得陛下出的题目,到底标准答案为何。
但运用自己毕生所学,去结合近些日子的状况,给这位陛下写出一份答卷,应不算难!
至于是否可以超过与自己共同竞争的一百二十九人...
那就各凭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