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跸、金胜、祝威等人带着有志之士的抵抗,给百姓们争取了逃亡的时间,百姓感念其恩德,便立了这烈士祠,纪念他们。
这朱金祝庙烈士祠,占地不过三间,虽然很小,但五脏俱全,历久弥新,乡民时常修缮。
逃跑的赵构日子也不好过,在船上惶恐不安,金人在南方开始了搜山检海抓赵构。
金人在天气变得炎热与大宋将士奋勇抵抗之下,烧毁了大多数城池,才吃的满嘴流油的北归了。
赵构这才下了船。
朱祁钰在朱金祝庙烈士祠上了一炷香,风呼啸着吹过了哇哇宕,呼啸而过风,带着阵阵的回声,仿佛是呜咽之声。
他这一炷香,就是认可。
正如于谦所言,汉室江山,代有忠良。
也是鲁迅先生口中的脊梁。
“朕要不要再题个字?”朱祁钰看着很小的烈士祠问道。
于谦俯首说道:“还请陛下提字。”
这一提字,日后杭州知府每年都得到这边祭祀一下,这略显局促的烈士祠,必然是香火不断。
朱祁钰写下了朱金祝庙四个大字,又看了一眼烈士祠,继续出发。
一路行一路景,美不胜收。
至中午之时,朱祁钰就走到了四贤祠,其中一处在孤山竹阁,另外一处在龙井村资圣院,这里是祭祀的是李泌、白乐天、林和靖、苏轼。
这里就比哇哇宕小小的朱金祝庙要阔气的多。
朱祁钰没有过多停留,在龙井村喝了壶茶,歇了歇脚,继续前行,过西泠桥,终于来到了岳王坟前。
还未过石门,就看到了一题壁诗,朱祁钰辨认了一下读道:“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
“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干戈戎马异,涕泪古今同。”
“目断封丘上,苍苍夕照中。”
朱祁钰看了看落款,是永乐六年的举人,新化县周诗所题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