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匹战马南下,陈松的奏折以及大明钱庄的账本明细,朝着金陵狂奔而去。
数天之后,账本以及陈松的奏折,几乎是同一时间放在了朱元璋面前的桌子上。
朱元璋认认真真的看着大明钱庄送来的账本,和陈松的奏折。
虽然陈松经常会给朱元璋制造一些令他震惊的事情,可这次,还是将他给震惊到了。
账本上的数字,让他不停的揉着眼睛。
曾几何时,朱元璋以为,大明的赋税,只能从农民的身上征收。
可万万没有想到,自从陈松到来之后,这传承千年不变的真理,居然被陈松扫进了垃圾堆。
前宋虽然海贸发达,虽然商税非常多,可和陈松的种种制度相比,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
随手一个贸易点,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有如此多的税费。
还是之前没有什么准备,如果做足准备的话,朱元璋觉得,税费会更多。
这个时候,朱元璋倒不觉得归顺的那些牧民是累赘,反而成了钱袋子。
有钱,人的心情就很舒畅,就算贵为皇帝,朱元璋也摆脱不了这个千年不变的真理。
陈松在奏折上面的那些要求,全都被朱元璋无条件同意。
在批准陈松奏折的时候,陈松开始做起了另外一件事。
陈松离开了贸易点,在贸易点外面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找着合适的地方。
陈松想要找一个,可以兴建大型工坊的地方。
贸易点位于草原,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肉类、奶以及各种羊毛。
这些肉类,因为没有冷链运输,所以,如果想要将这些肉类运往内地,就必须将这些牛羊活着驱赶。
可问题来了,牛羊是要吃草料的,从草原边境往内地运输,这一路上吃的东西不比人少,这么一来,成本只会无限量的增加。
如果就地屠宰,没有冷链运输,那屠宰好的肉,要不了几天就会发臭。
尽管北平现在人数不少,但也架不住每天都吃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