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到大半夜,陈松终于将自己所写的那些内容全部写完了。
写完之后,陈松将其誊抄在奏折上,然后又写了一些对朱元璋的建议。
恐怕普天之下,臣子当中,也只有朱元璋才能够听进去陈松的意见。
奏折写完之后,陈松回到了房间睡觉。
日上梢头,陈松一梦而醒,将昨天晚上完成的奏折交给了林朗,让他找人将这奏折送到京城。
柳树里贸易点的贸易还没有结束,甚至还有越来越多的牧民往这边赶来。
这么多年了,这还是草原上的头一遭,能有这么多的牧民来这里,也很正常。
如今的贸易点,除了人多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大事。
可就在这平静当中,贸易点的粮食不够了。
陈松之前,在贸易点兴建完毕之后,往这边招募了大量的粮食商人,这些粮食商人往这边囤积的粮食数量也非常多。
可人都是有恐慌的,这些牧民们不知道这个贸易点能持续多长时间,尽管陈松给这些人说,贸易点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并不是非常相信。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不知道这件事情会不会朝令夕改。
如果朝令夕改的话,那以后的粮食该怎么办?
这样的心理,和后世那些屯盐的人差不多。
在这样的心理之下,这些牧民们,将手中的钱几乎全部用来购买粮食。
就这样,粮食的数量越来越少。
来这里的商人们倒是越来越兴奋,他们赚疯了,短短几天所赚的钱,甚至比往年好几个月的都多。
这些牧民们将自己放养的那些牛羊带到这里,将牛羊卖出去,换成金钱,然后再用换来的金钱够买粮食。
看起来只是一来一去的交易,但就在这一来一去的交易当中,经济效益便产生了。
这一来一去,朝廷会收两次税。税率并不高,因为是初次实行,所以陈松只收取营业税,而且额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