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笑着摆摆手,道:“此间事乃是为臣者之本分,何须夸耀呢?岳武穆有言: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大兴。
做人总不能一直要求别人,总要先从自己做起。臣于朝中,乃是新学创始人,更是众人最注意的人,要是出现分毫偏差,于新学,于殿下,都是一个打击”
陈松说的很轻松,就好像是一件非常平静的事情一样,可听在朱雄英的耳朵中,却别有一分滋味。
最近朱雄英也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开始接触政事。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让朱雄英感慨万千。
很多官员话说的都很好听,恨不得将自己竖成道德标杆,恨不得把自己捧上天,恨不得自己的名声天下尽知。
可是,到头来,不过尸位素餐,做的尽是腌臜事。
接触的政事越多,朱雄英越觉得陈松品德高尚。
看着眼前这个并没有多大的老师,朱雄英在某些时候,以为自己看到了上古先贤,看到了不应该存在这个世界的人。
“臣之荣辱,于天下而言算不得什么。众生芸芸,臣也不过是天下一普通人。
臣之境遇,岂止用惨而言?若非臣之舅舅,臣早已冻毙于荒野,又或者饿死于荒野。
人生在世,不过六七十春秋,或安乐、或清贫又或富贵,到头来,容身之所,不过三尺之木。
臣之理想,天下无饥馑,天下无穷苦之民”
陈松的语气很随意,随意到就像是说着一些非常寻常的话一样。
这话要是朝中的文臣所言,朱雄英只会嗤之以鼻,可放在陈松这里,却不一样了。
陈松的所作所为,早已经证明了他的目标是什么,今天说的这些话,不过是将之前的事情又重新说了一遍罢了。
陈松的身影在朱雄英的眼中开始伟岸起来,连忙走下椅子,站在陈松面前,恭恭敬敬的朝着陈松行了一礼,一脸热忱,“先生理想,学生佩服之极。若非亲眼所见,实不敢相信会有先生如此之人。
学生为天下生民,为江山社稷,谢过先生!”
这一拜,不掺杂任何。
陈松站起,将朱雄英扶起。
“此乃臣之职责,何必再谢呢?”陈松带着笑道。
朱雄英直视陈松,“日后有先生在,大明定然万丈高光!”
房间中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各自说着自己以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