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罪了南方那些走私商人,最后也不了了之。
明朝中后期,看起来说是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可这个资本主义的萌芽实在是太过畸形。
不过是依附于官僚主义的一个变态结果,陈松在想着该如何才能避免这个事情。
虽然看起来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各地已经开始收税。
可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这谁也说不准。
一旦朱元璋下去,就算朱标能够坚持,就算朱雄英能够坚持,可后面的那些皇帝呢?
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半年之后这个政策到底能不能实施下去,谁也不敢保证。
“问题还是很多啊,看来还是要靠新学学生啊,只有当新学学生遍布朝堂的时候,才能够将这些政策稳妥的实施。”
陈松低声念叨着,陈松想的明白,想要改革成功,必须要培养一批既得利益者。
因为既得利益者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自发的和那些顽固斗争。
在这个时代,陈松不敢奢求天下之人有高尚的品格,这一切也不过是陈松委婉的办法罢了。
“解决了山东的事,其他省份也要好办一些。最起码也不用让我一直跑过来跑过去,这次读书人可以说是丢尽了脸面,估计朱元璋肯定会趁这个事彻底的废除丞相制度。
也不知道老朱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说还是如同历史上的那样,搞一个四辅官?”
四辅官也不过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包括后面的内阁制度,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制度,可这个四辅官制度确实不行。
至于内阁制度,在土木堡事变之前,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
可涂抹保湿面之后,文臣手中的权力与日俱增,那个制度也成了新的丞相制度。
臣权卷土重来,实力比之前要大上很多。
……
看着眼前忙碌的众人,陈松不停的想着这些事情。
想了好长时间,陈松叹了一口气,“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现在想的那么多,无济于事。还是先慢慢来吧,先从经济出发,只要经济不崩,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