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来了,赶紧坐,赶紧坐!”老掌柜安排朱元璋坐在了店里最中央的桌子前。
看老掌柜的这个样子,便知道,朱元璋以前经常来这里。
“你们也坐啊!”朱元璋指了指旁边的凳子。
陈松和朱标依次坐在朱元璋的旁边和对面。
“还是老三样?”老掌柜站在一旁,问道。
朱元璋点点头,笑着说道:“就老三样,对了,酒一定要温!”
老三样就是一碗阳春面,一壶温黄酒,几头蒜。
这是朱元璋在店里的标配,来的次数多了,就被老掌柜记住了。
“好!”老掌柜重重的一点头,朝着厨房走去。
面馆中一个伙计都没有,面积也很小,装修也很有年代感。
说实话,能在通济门大街附近开店的人,大都非富即贵,可是眼前的这家面馆,看上去和富贵不挨边啊。
陈松细细的打量着周围,脸上露出了疑惑。
朱元璋将陈松的表情看在眼中,他敲了敲桌子,看了看四周,见没人之后,小声的说了起来。
“他家在这里开了很多年的面馆了,在俺还是吴王时,他就在这里开面馆了。
俺修建皇宫时,特意将他家店留了出来。
俺那时经常来他家吃面,虽然俺也吃过不少山珍海味,可是俺觉得,在这应天府城中,就数他家的面最地道,最好吃。
他有一个女儿,前些年嫁人了,嫁给了一个赌鬼。
这个赌鬼真不是个东西,一天到晚就知道赌。
他女儿生孩子那天,赌鬼还在外面赌钱,后来他女儿难产,连带着孩子死掉了。
这家面馆就两个人,一个人是他,一个人是他弟弟。
他弟弟脑子有些问题,不太灵光,但煮的一手好面。他即是掌柜,也是店伙计。”
朱元璋回忆着过往,脸上满是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