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年关将近,但劳模一样的朱元璋依旧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朱棣站在朱元璋前面,看着正在批阅奏折的朱元璋,说道:“爹,陈松没什么大事,脸色气色都差不多。
至于给他取表字的事情,他也非常高兴!”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笑呵呵的道:“全天下,能有几人有此殊荣?陈松高兴实属正常!”
“那爹打算给陈松取什么表字?”朱棣接着问道。
“这不简单?陈松,单名松字。
《说文解字》曾言:松,松木也。
《小雅》又言:如松茂矣!
松,常青也。既然如此的话,表字常青吧!”
朱元璋捋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细细的思量着。
显然,朱元璋下了一番苦功夫。
古人的名和字可不是瞎起的,都是有一定规矩的。
一般来说,字要和名要有一定的关系。
就比如辛弃疾这个名字,名弃疾,字幼安。
也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必须和名有关,比如说朱元璋,名元璋,字国瑞。
元璋和国瑞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
朱元璋起事之后,经常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古籍,还是比较精通。
“爹果然厉害,那就叫他常青吧!”朱棣送上一个马屁。
“这样吧,待会俺写个东西,你让庆童给陈松送去。
同时再赏赐他一些东西,至于赏赐的东西,就按照其他驸马都尉的规格来吧!”
朱元璋说着,让旁边的太监取出一张纸,开始写了起来。
朱元璋最重规矩,虽然他对陈松非常上心,可是一切的规矩和其他的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