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总工,您总算来了,我等您好久了。”
等这人转过身,何苦才发现,原来是华老的助手,齐柔。
一边掏出办公室钥匙开门,何苦一边问道:“是齐柔啊,进来坐,多喝热水!找我什么事?”
“是这样的,何总工,华老让我找您汇报一下,光刻机的进展已经基本完成了,密封圈的事情,也已经解决了。就是”
“就是什么?啥时候能量产?”何苦狐疑的问道。
看了眼何苦,齐柔支支吾吾的道:“就是光刻机镜头组的难题,还没有攻克。”
“我知道,上次你们找过我,我还记得,橡胶还好用吧?”何苦点点头,给齐柔倒了一杯热水。
“好用!好用!华老说橡胶的规格太高了,有点浪费,用次一点的就好了!”齐柔接过热水,赶忙答道。
何苦沉思一会,缓缓说道:“这样,待会去喊华老过来,我们开个会,说一说光刻机这事,就在一号楼的会议室。”
“好!我马上去!”齐柔说着,快步走了出去!
“不喝热水了?”何苦诧异的问道。
接着,何苦打开计算机,打开隐藏文件,在一大堆资料中翻找了起来。
制作光刻机镜头需要的精度十分之高,人类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华老他们卡在这里,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光刻机镜头的抛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即便是二十世纪末的光学巨头,也只能选择顶级工匠对镜头手动抛光,而且,即便如此,每名工匠一年有也只能制作做一套,这还是在理想状态下!
这样的效率虽然称不上高,但确实是一个奇迹,光刻机镜头要求的精度难以想象的苛刻,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会导致整个镜头报废。
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镜头背后,都有数以万计的失败镜头,也是顶级工匠的心血和汗水堆砌出来的产物。
对新厂来说,这条路还没有走,就发现已经走不通了。
完全没必要考虑顶级工匠的效率问题,因为根本找不到。
毕竟,顶级工匠,可并不是路边的大白菜,千万人里都未必有一个,就算有,也未必能被的调来。
况且,就算是侥幸找到一位,又能怎么样?
给他一年的时间熟悉,第二年制作出一套?
这样的效率显然是不能满足新厂量产光刻机的诉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