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张延龄办事有功,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一点,皇帝答应跟张延龄配合演这一出的苦肉计,所受的压力也不若是事成的话,皇帝除了觉得面目有光,更能挺直腰板,在朝堂上对那些文官武将有了更高的话语权,皇帝做事也不必完全依赖于文官,可以让文官做事更加小心翼翼,更能彰显皇权至上。
皇帝这是因为自己也是此案的参与者,配合张延龄一起查清案情,有了参与感,所以皇帝这是因有成就感而激动。
“陛下,建昌伯到现在都还没休息,今晚估计他还会继续主持一切,但刑部和大理寺那边”
萧敬没有着急去“告状”,所谓的告状也就是把张延龄跟周经的对话等一五一十告诉朱祐樘,他现在甚至在为张延龄查案的艰难而向皇帝诉苦。
朱祐樘将奏疏合上,叹道:“难得延龄他不计较得失,为了查案,让天下人都要对他有所误解,办事却还如此用心,一点都不懈怠这样吧,再多派人手去给他,另外朕再发一份上谕给他,若是有人阻挠他查案,无论是地方的官府,还是京师中的部堂等,他一概都可以便宜行事。”
萧敬恭敬道:“老奴遵旨。”
京师一夜不太平。
一清早。
天还没亮,一群大臣就急忙入宫。
早到的几人,基本都是谳狱口的,三法司的人来得最早,而后就是内阁和几位部堂,只是平时很勤快的言官,这次却好像有些懈怠,来得都比较晚。
“徐阁老,昨日的事,您可有听闻?”
徐琼作为礼部尚书,对于昨日的事却好像分外关心一般。
徐琼到了奉天殿之前,首先便去往徐溥身边靠拢。
徐溥本来还在跟李东阳商议着什么,见徐琼过来,二人适时便不再谈下去,好像是对徐琼有所防备。
刘健走出一步道:“徐尚书,你说的可是建昌伯昨日在城中查案?可有他罪行的消息?还是说陛下另有安排?”
徐琼道:“老夫正是不知,才来问几位。”
徐琼的话,也让内阁几人瞬间明白,徐琼的目的不是为了打探他们是否真的知情张延龄之事,而是撇清跟张延龄的关系,表明自己提前完全不知情。
文官现在好像都要有意跟张延龄保持一定的距离,就算周经和徐琼两个平时跟张延龄走得还算很近的人,也不例外。
白昂等人也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