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人对在下也十分照顾,在生活方面令人满意。”多尔纳罗笑了笑,说道:“从壕镜招募枪炮技师,甚至是炮兵教练,并不困难。”
郭大靖沉吟着,没有马上回答。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人,在思索是否能从朝廷那里要过来。
孙元化,晚明最有名的科学家,却被官途所累,丢掉了性命,着实令人嗟叹不已。
此时的孙元化应该在辽西,袁崇焕的倒台,可能会牵连到他。如果趁其落难的时候招揽,应该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只是,不知道孙元化是否愿意放弃仕途,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做引进西学、追赶世界潮流的学者,或者称为技术型官员。
说实话,郭大靖认为孙元化并不适合官场。特别是晚明乱世,孙元化的情商显然是硬伤。
多尔纳罗将要离开,郭大靖也不着急马上就再聘葡人技师。
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已经基本定型,不管是经验主义,还是照葫芦画瓢,一些骨干工匠已经能够完成目前的生产任务。
和多尔纳罗等人交代完毕,郭大靖又在赵青山的陪同下,视察了兵工厂其它部门的生产情况,对于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很是满意。
责任制保证了武器装备的质量,计件提成和奖励机制则使工匠们能保持工作热情。
“主要还是生产轻火枪,重火枪还是先外购,尽快把部队全部武装起来。”郭大靖在会议室里坐下来,阅看过各项生产数据后,作出了指示。
并不是自产的就肯定比购买的要省钱,有时候出现造不如买的情况,也并不奇怪。
澳门炮厂干了多少年,技术和经验岂是东江镇兵工厂能比的?尽管有郭大靖的拔苗助长,在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生产速度上,还是不如澳门炮厂。
况且,除了火枪的生产制造,还有火炮和各种弹药,兵工厂的生产可是一直在全力运转。
大量招募工匠倒是个办法,可随着土地的大量供应,很多百姓可是宁肯种地,也不愿意进厂做工。
在兵工厂做工的薪酬,也不算低,在郭大靖看来,旱涝保收,比种地强多了。可老百姓的传统思维,却不是这样。
如果不是东江镇还保留着军户制,对军民的人身束缚也存在,估计有很多工匠会离开,阖家带口地去经营百八十亩田地。
“生产进度令人满意,可见诸位的工作态度都是认真的。”郭大靖环视一圈,微笑着说道:“郭某已经请示过毛帅,对于兵工厂的工匠们,也给予优惠政策的照顾。”
你不是想种地吗,本人不行,家属可以呀!因为你在兵工厂工作,家人才能享受到优惠,比如土地赋税方面的。
比军属差一些,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些许的优惠,也能让人觉得很划算。关键是土地到手,工匠们的心里也托底。
主要还是当时没有什么退休金一说,别说老百姓,就是官员,罢官或致仕后也是啥也没有。
但官员可以在职时拼命捞,家里的田地又是不缴赋税的,没有退休金,依然能活得很滋润。
田地,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依靠,就是糊口的工作。有了它,才能够安心,不管现在从事什么职业,回家种地就是最后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