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粮草物资,我军在遵化能够长期坚守。”郭大靖放下心来,脸现轻松地说道:“就是加上两三万百姓,也尽够了。”
刘兴治犹豫了一下,说道:“郭帅,那些百姓要留在城中,一直到我军与建虏决战之后?”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遵化周边已被建虏蹂躙,我军在行进的路上,已经看到了很多凄惨景象。再加上此地还会成为战场,放百姓们离开,甚是不妥。”
家园被毁,粮食财产被抢掠,又时值冬季,老百姓怎么生活?等建虏回师,还要遭受一次荼毒。
“精壮修筑工事,妇女为我军制做干粮。”郭大靖说道:“我估算着,军民加在一起,粮食也尽够吃上一个多月的。”
郭大靖既然已经做了决定,粮草物资也不缺乏,刘兴治等人也就不再多言。对于郭大靖的脾气禀性,他们还是很了解的。
刘兴治又把程宝林的事情进行了汇报,他的安排,得到了郭大靖的称赞。
“刘策要自救,咱们就力所能及地帮一把。”郭大靖笑着说道:“收复降奴的小城,这点功劳咱们还不稀罕。”
伸手点了点石门,郭大靖说道:“特战营及相关部队明日便去占领这里,在周边的山林中设置秘密营地,屯积干粮物资。”
决战在遵化城下,建虏的后路也要切断,那里就是遵化西面六十余里的石门驿。也就是说,郭大靖要在这里前堵后截,彻底歼灭皇太极所率的建虏。
石门东靠九凤山,北连烟囱山,南临塔山;西望淋河,西北绕灅水。就在两山对峙之间,仅有一条通路,易守难攻。
可惜,再坚固凶险的要隘,也需要人来防守。建虏来时,石门驿不战而降,根本没起到作用。
但建虏若进入大伏击圈,在遵化城下被击败后,想再安然退过石门,就是痴心妄想了。
面对建虏的丧胆败兵,倚仗着险要防御,郭大靖只派出三千人马便足以堵死建虏的退路。
“缴获了一些战马,城内还有部分驽马,再加上沿途搜购的,组建两千枪骑应该够了吧?”刘兴治看着郭大靖,眼中期盼之意明显。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那就在你部先行调兵组建吧!”
枪骑是必须要有的,将和飞骑一起组成东江军的机动力量,并成为追杀敌人的主力兵种。
两千参差不齐的马匹,勉强能组建枪骑,这让郭大靖不是很满意。可这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击败建虏,利用缴获的战马再扩大编制了。
如果在凯旋归师之时,能够全是骑兵,那就太好了。
郭大靖想到这里,又苦笑起来。此战过后,又要伤亡多少将士,想多了令人忧郁。
“事情都处理完了,你们抓紧时间去吃饭休息吧!”郭大靖也感到疲累,这七八天的连续行进、风餐露宿,将士们也需要休整。
刘兴祚和刘奇士等将是没什么事情,刘兴治先进城,进行了简单的规划和安排,却是要陪在郭大靖身旁,以备询问。
送走了刘兴祚等人,刘兴治回来时,又向郭大靖禀报道:“从百姓中挑选的管理人员已经来了,郭帅您是现在见他们吗?”
郭大靖无奈地摆了摆手,起身说道:“先去看看他们,把工作都交代清楚,也省了军队上的麻烦事。”
老百姓要组织起来,不管是每天领粮吃喝,还有协助军队的一些工作,早布置下去,也让这些临时的管理人员尽快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