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妹年满十八,”方谨赞同道,“按理说,这是该成家的年纪。”
依照皇族的规矩,皇子或公主年满十八之后,皇帝与太后要立即为其赐婚。方谨打算把她手底下的人安排给华瑶做驸马。好几年前,华瑶向她投了诚,她愿意在婚事上帮妹妹一把。
怎料,华瑶忽然跪倒,万般诚恳道:“儿臣有一事禀告,不知当讲不当讲,此事涉及凉州府务。”
她直视父皇。
片刻后,父皇说:“讲吧。”
华瑶这才吐露道:“儿臣斗胆,求恳父皇将谢云潇……赐予儿臣做驸马。雍城一战之所以大捷,是因为凉州兵将骁勇善战。戚归禾战死以后,谢云潇顶替了兄长的军职。依照《大梁律》,镇国将军一家立下大功,朝廷需封大赏。赐与谢云潇驸马之位,一来是荣恩浩荡,内外相应,二来是他年纪尚轻,不堪大任……”
“年纪尚轻,不堪大任”的深意是,谢云潇做了驸马,就会远离官场,备受皇族的约束。
华瑶还没讲完,晋明打断了她的话:“我在雍城时,常听人说,谢公子他……哎,事关皇妹的声誉,皇兄也不便多言。”
华瑶脸色涨红:“是,是,谢公子确实美如天仙。儿臣,儿臣身边伺候的也有几个,比如近身侍卫……”
她前言不搭后语,反倒显得她是一时心血来潮,而非提前打好了腹稿。
萧贵妃笑道:“真好啊,谢公子和四公主都是骁勇善战的人儿,金童玉女,传承一段佳话。”
“不瞒您说,”华瑶急忙道,“儿臣所有的尊荣恩宠都源于‘高阳’二字。无论谢公子、近身侍卫……或是侍奉儿臣的其他人,全因儿臣的姓氏是‘高阳’,才会有所连结。儿臣指天发誓,万事皆以父皇为先,以‘高阳’为先。”
她的话音掷地有声。
方谨道:“皇妹当真通达。”
皇帝和太后都没有当场赐婚,这在华瑶的意料之内。她确信,皇帝和太后一定会从长计议。他们不能像杀了戚归禾一样杀了谢云潇,因为羌羯之乱已被平定,谢云潇的武功登峰造极,他贵为谢家的嫡系公子,身负功绩,牵连了世家一族与凉州兵权。
皇帝还要顾忌镇国将军的功业,不能寒了一众忠臣的心——他下旨赐婚,对谢云潇明升实贬,就能拔除谢云潇为官的祸患。日后他再收缴凉州的兵权,还能以“家事”的名义向镇国将军发难。
*
七日之后,华瑶和晋明仍然住在嘉元宫里,晋明并未收到任何圣旨,华瑶却等来了她心心念念的赐婚。
她反复阅读皇帝和太后的赐婚懿旨,片刻都没耽误,飞快地备好车马,赶去了京城谢家的宅邸。
当日早晨,她拜会了谢云潇的祖父,送出了聘礼,交换了文书。当日下午,她又去钦天监、礼部商量好了大婚日期。
至此,她的婚事终于尘埃落定。
数日之前,谢云潇从嘉元宫搬进了京城谢家。
从那之后,华瑶再也没有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