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肉沫粉丝汤,是用肉糜、酱油和红薯粉炖的。”阿婆回答。
吕绵不知红薯粉是什么,但既然放了肉和酱油,那定然好吃。
她要了碗红薯粉条,又点了个肉酱烤饼,随后在烤红薯和白面蒸饼中纠结起来。
食堂有规定朝食至多只能选三样,拿多少吃多少绝不可浪费。
她两样都想吃,便有些难以抉择。
身后的殷大娘看她犹豫不决,就出声道:“你还想吃哪样,等会儿我帮你点,我们一人一半分一分。”
吕绵眼睛一亮,连忙答应道:“多谢大娘。”
片刻后,同宿舍几人围坐在一桌吃饭。
吕绵先咬了口香甜绵软的烤红薯,还未咽下去,又嗦了口红薯汤粉,鲜美的粉条滑入喉咙,吕绵感到无比满足愉悦。
美美地享用了一顿朝食,女工们带着笑容去往各自的工坊。
途中路过绣阁,吕绵不禁从窗外探进羡慕的目光。
他们大部分女子被分配的活都是纺纱织布,个别体力好些的被分去了染坊,那的活累些,不过吃得好,拿的工钱也多,而虚弱些的则大多被分去了丝坊,做些缫丝、调丝的轻活。
但也有一些两不沾,她们原本是世家女,或是富裕人家的侍妾婢女,擅长做绣活,就被分到了绣阁,不仅活轻松,工钱也领得多。
吕绵极喜爱绣阁里边的氛围,奈何自己不擅刺绣,便只能在外边瞧瞧。
羡慕归羡慕,各坊有各坊的好处。
例如吕绵所在的织坊便有个规矩,大家按劳算工钱,织的布越多,得到的工钱越多,且每日织布最多的人还会被评为最佳织工,得到织坊管事给予的特殊奖赏。
奖赏每日皆不相同,昨日是殷大娘拿到了最佳织工,管事便给了她一个叫做蜂蜜蛋糕的东西,据说十分昂贵,小小一个便要几十钱。
吕绵有幸分了一小口,那带着鸡蛋香气入口即化的柔软口感着实惊艳了她的味觉,直到躺在床上仍回味不止。
于是昨晚睡前,她便对众人放话,今日定要当一回最佳织工。
吕绵想要拿奖赏,其他人自然也想,来到织坊,方才还有说有笑的几人一坐到织布机前便都进入了竞争状态,争分夺秒地开始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