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大魏第一台珍妮纺纱机正式诞生。
在工匠的注视下,林珍妮摇动起大转轮,纱线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被加捻拉伸,在一个小小的倒转之后,从锭杆钩脱落,缓缓缠绕在了锭子之上。
眼看着八个锭子皆成功缠绕上细细的麻纱线,在场工匠无不喜笑颜开。
“有了此物,今后搓麻线可省事了。”
“一次可纺八根线,这比那三锭的纺车还厉害啊!”
“不止如此,我看此构造,若是再多加些锭,一次纺十八根、八十根,也未尝不可,是吧?”匠头转头看向林珍妮。
“应该吧。”林珍妮回答,思绪还沉浸在珍妮机居然真的被她仿造出来的迷幻情绪中。
怪不得论坛上每天都有玩家在感慨这游戏简直像个奇迹,生活在这里,就好像真的拥有了一段全新的人生。
现在她也有了这种感慨,若非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去研究纺纱机的构造。
正暗暗感叹着,匠头忽然凑过来道:“我欲向女郎买下这纺纱机的图纸,将其呈给府君,女郎可愿意?”
林珍妮看了眼游戏面板上自己下一阶段的任务,正是提高织布技术。
她心想接下来肯定还有许多地方要与木坊合作,且要完成推动纺织业发展的主线任务,也势必要借助官府的力量,就一口答应道:“没问题啊!”
·
纺纱机完成的当天,珍妮机的图纸便放在了姜舒的案桌上。
新来百姓的就业问题拖延不得,不然一千五百人,光是每日饮食的消耗就可以把官府吃空。
因此一拿到图纸,姜舒便立即下令,让匠坊开始大批量制造纺纱机。
纺纱机其后,便是织布机。
林珍妮选择了在原有斜织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比起从头制造一台织布机要简单许多。
固然机子的制造也很费时间,但在姜舒有意聚集起城内工匠通力配合,流水生产的情况下,一个月后,木坊便制成了三十台纺纱机与五十台的改良织布机,除这两样外,还有十数架的缫车、纺车、纬车等工具,足够填充起一个小型的纺织厂。
在此期间,姜舒与户曹掾商量选定了雁栖里内相连的四座空置宅院改建成了纺织厂。
其实原本决定的是三座,后来姜舒想着既然都有纺织厂了,索性把染印也一块搭上吧,便又多批了一座宅院作为染坊。
这几座宅院皆被匈奴破坏劫掠过,园林美景早已被破坏,不见昔日雅致,唯一的优点就是大,宽敞,且房间多,只需用砖头在院中多搭几座平房,每个房间里再多安排一些上下铺,四座大宅便足以住下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