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综穿]好哥哥人生> 第62章 红楼(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红楼(62)(2 / 5)

宋修文接着说道:“我的文风还没有这孩子的老辣。”宋修文的文风就属于华丽型,用词非常华丽而且浪漫。

“林如海儿子很有想法。”庆隆帝看了林淮玉的策论后,觉得这孩子的想法非常奇特。【奇特】是褒义词,不是贬义词。“林如海的儿子挺聪明的。”从林淮玉的答卷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机灵聪慧的人。

听到庆隆帝这么夸赞林淮玉,叶文赋和宋修文看了一眼彼此,随后问道:“皇上,既然您觉得林如海儿子聪明,是不是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去国子监?”

庆隆帝挑眉,深深地看了一眼叶文赋他们:“你们真的觉得林如海儿子去国子监读书好?”

国子监不管在哪个朝代,一直都是最高学府。但是最高学府并不代表是最好的学府。当然,国子监在京城是最好的学府,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进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每年考中进士的学生是不少,但是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却没有。每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学生,基本上是江南的学子。

跟江南那几个有名的学院,尤其是金陵书院相比,国子监就显得一般了。金陵书院是整个江南最有名的书院,每次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就有一个出自金陵书院。

还有一点,金陵书院存在的历史要比大庆朝还要长,距今有几百年历史。当年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文学家创建的,为的就是朝廷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世间培养杰出的文人。

跟金陵书院相比,国子监就是个小弟。再者,国子监里面的关系有些复杂。

国子监里面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京城的官宦人家或者王公贵族。来自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学生并不多。

这些官宦人家和王公贵族的孩子会为了家族利益,自动结成一派。也就是说国子监里的学生会拉帮结派。

这些学生来国子监读书,并没有几个真的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为了结交人朋友,建立人脉关系。

那些来自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学生,一开始进国子监读书,的确是为了考取功名,但是进入到国子监后,就会渐渐地忘了自己的初心,去讨好巴结那些家世好的学生。

虽然国子监里有类似现代学校弄得月考制度,如果月考考得不好,就会被退学,但是国子监的学习氛围还是不如江南的一些书院。

庆隆帝知道叶文赋和宋修文想让林淮玉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目的,但是他觉得没必要。

在没有看林淮玉的答题前,庆隆帝觉得叶文赋他们夸大其词,认为林淮玉并没有资质进入国子监学习,但是看了林淮玉的答卷后,庆隆帝觉得林淮玉的资质非常好,让他进国子监读书有些可惜了。

“国子监是什么情况,你们两个老东西不清楚吗?”庆隆帝反问道,“你们就不怕他进了国子监会被影响?”

庆隆帝这话让叶文赋和宋修文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皇上,您的意思?”

“朕不觉得林如海儿子进入国子监学习是一件好事。”庆隆帝言道,“如果你们想让他考中六元,你们可以亲自教导他,没必要让他进国子监读书。”国子监里的先生都是有学识的人,但是跟叶文赋和宋修文相比就差多了。

庆隆帝的话很有道理,叶文赋和宋修文觉得他们之前的想法欠考虑了。

“皇上英明,臣写信给林如海,让他把淮哥儿送到臣这里来,臣亲自教导淮哥儿。”之前教导淮哥儿教地断断续续,叶文赋觉得自己教得不怎么好,心里一直有遗憾。如今听到庆隆帝这么说,他觉得他可以再次教导淮哥儿,这次他会非常认真负责地教淮哥儿,让他考中六元。

“朕有意让林如海去福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