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天神荒芜> 第四百四十六章 给父亲的信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六章 给父亲的信2(3 / 4)

但是他总是“出庭”,不愿见我。

曾经书中有句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我在写书的这么多年中,却认为“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当事人自己讲述的事件”也许都不是真实的事件。

人这一辈子,在于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

对得起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观——其实是,对得起自己心底的“道德标尺”。

而每个人呢,不管做什么事儿都有动机,可这动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就像我早看破一个事实的真相:“人生何处不监牢”,于是在茫然和再度绝望的片刻,故意问律师:“当……,我要否决最初自己的决定,那样算不算妨碍公务,会不会因此而判刑坐牢?”

他非常肯定而快速的回答:“不会。”

那天他一边说,还一边微微的摇头——记得那会儿他仿佛很忙,也一直坐着,让我不知道他居然有个大肚子。

当时他理解错我的意思了,他以为我害怕自己坐牢。

其实我问他的目的是,想知道,怎样才可以去人很多的地方“坐牢”?

我觉得自己这样一个人在家里“一坐牢”就是很多年,若一辈子如此活的话,太憋屈。

从没有让我真心佩服的男人出现在我的“现实生命”中,更没有让我可以放心将自己交给对方的配偶出现过?

更加因为我对很多人,很多事都早绝望,只是出于不想撕破脸的“初衷”,我一直逃避,因为我想所有都能“圆满”——“真正的大团圆”。

而逃离呢,我想逃到一个可以有好玩的人和有担当的人的“大牢房”中,重新开始每一天的生活。

换个环境或者换个活法,又何尝不是人生呢?

不过,当我简单的学了几本书上的内容后,碰到村里的爷爷奶奶和叔叔阿姨时,却否决了中情局发布的一些解密资料的真伪性。

因为动作和表情的出现,与事件进行时的环境及人,都有可能是巧合——但在我看了犯罪动机的书后,却认为自己所处的每个“环境”中,都充满了“犯罪先兆”。

为此我很痛苦。

我后悔看了那书,依旧想作回什么都不知道的傻丫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