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嘿嘿一笑,却没说话。</p>
他的确放心了,却不仅仅是因为这些。</p>
他放心的是庐江已经度田,虽然也谈不上彻底,却比其他郡要好一些。就算天子接下来要在中原强行推行度田,庐江受到的影响也不大。</p>
至于周氏,那更是支持朝廷的典范,没什么好担心的。</p>
只是这些话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说出口。</p>
“天子有征无战,冀州平定。君荣虽未能立下大功,却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即将转战益州。这样的局面,有什么不放心的”</p>
“天子要在渤海试行德政。”</p>
“试行德政”周忠微怔,随即笑道:“难道我们现在行的不是德政”</p>
杨彪一声叹息。“显然有人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想在渤海罢度田令,兴教化,纯以德政,以求王道。”</p>
周忠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半晌才道:“这是哪个腐儒天子这是怎么了,怎么会答应这种荒唐的建议”</p>
“你也觉得荒唐”杨彪无奈地摇摇头,将桉上一封文书推了过来。“这人你也认识,彭城张昭。”</p>
周忠眉头紧皱,嘴巴嚅了嚅,想骂人。</p>
但他没有骂出口,倒不是顾忌张昭,而是顾忌天子。</p>
以他对天子的了解,天子能答应如此荒唐的建议,绝不是湖涂,而是以退为进,诱敌深入。这要是一言不慎,被杨彪误会是骂天子,那可不太合适。</p>
周忠看了一遍,想了想,又看了一遍,咂了咂嘴。“这不是张昭一个人能拟定的方桉,背后还有人,而且是个熟悉新政的人。”</p>
“你觉得会是谁”</p>
周忠眼皮一挑,打量了杨彪两眼,笑了笑,放下文书。“这重要吗”他随即又叹了一口气。“如此才华,还对新政抱有疑虑,恐怕不是见识不够,而是利令智昏……”</p>
杨彪抬抬手,示意周忠不要再说了。</p>
他一看到文书,就知道为张昭背后的人大概率是荀或。荀或虽然不在长安,荀文倩却在,这些话要是传到荀文倩的耳中,将来见面,难免会有尴尬。</p>
“智者尚且如此,其他人可见一斑。”杨彪搓着手。“天子准张昭如此行事,想来也是知道攻心难于攻城,所以要围三阙一,让那些愚夫有个出路,免生烦恼。”</p>
周忠点了点头,同意杨彪的看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