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的,正在创作中。”
“真的吗?是什么内容?”
“呃,保密,但依然是商业文艺片。”
“知道,就是一个普通人能看得懂的故事,能了解的情感,然后讲一个深刻的能让人反思的主题。只是这能了解的情感,什么是能了解的情感呢?”
“呃,这个太多了。”
“那什么是普能人不了解的情感?”
“呃,这个,比方说现在的文艺电影动不动拍个什么性电影,拍个什么同性恋,再拍个什么精神分裂,看看,这些基本是戛纳以及新浪潮的标配。我觉得这些不是普通人能了解的情感,那些毕竟只是少数,个案。”
“那你是歧视这些人吗?”
“我怎么会歧视?我说了电影艺术需要的是多元,多元当然也包括了这些。但这不是普通更广泛群众的情感,那些只是特殊的个案。”
……
回答完问题后,尹子雄赶紧撤离,都说了不要再扯这些了,刚刚的话中就有点怼戛纳新浪潮派的意思。
月底了,老铁们,来一波月票支持一下啊!!
晚的闭幕式酒会倒是让很多的电影人跟尹子雄聊天时或多或少的支持了尹子雄一波,其实好多的电影人新现实主义与新浪潮久矣。
只是大家不说罢了,特别是那些常年拍商业电影,偶尔也会拍几部文艺电影的导演。
而一些常年以文艺电影为生的导演则是视尹子雄为眼中钉,因为尹子雄侮辱了他们心中的圣条。
第二天,毁誉参半的年轻电影人回国了,这不是尹子雄自己取的外号,而是第二天的媒体普遍这么报道的。
首先出现在泰晤士报的文章毁誉参半的中国年轻电影人结束了威尼斯之旅,讲的就是一个试图打破艺术电影框架的中国年轻电影人尹子雄在威尼斯前前后后的言论与最后的结局,然后给尹子雄盖毁誉参半的称号。
前期有对电影手册与视与听的言论,然后有跟阿黛尔亲密行为的绯闻,再有论坛的高论,再就获奖的荣誉,最后是新闻采访中疑似怼新浪潮的言论。
总结下来,说毁誉参半倒也合适,看起来比较中肯。
所以,这个称号开始被全媒体引用,导致尹子雄一下飞机就在出口处遇到了一批来接机的粉丝,并拉着横幅“欢迎毁誉参半的中国青年导演尹子雄截誉而归”。
“不是,这是什么意思?谁让他们来的?次我不是说了不要搞什么接机。”尹子雄火了,当然,他是因为粉丝接机而火,还是因为说他毁誉参半而火就不得而知了。
但牢骚归牢骚,挤着个笑脸去劝导,去签名合影的还是他。
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