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铁血铸新明> 第三百零四章 一网打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四章 一网打尽(2 / 3)

诸位应当知晓,大明稳固,我等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其荣华富贵也将世代传承,后人子孙无忧。

若不然,怕是异族和叛贼杀至,诸位就是想委曲求全也不可得。”

秦浩明苦口婆心说完,朝堂上终于有了一些动静。

先是卢象升站出来表示支持朝廷征收商税,继而像杨廷麟和其他一些无党无派的下品言官,也站出来表示支持。

可几个党派的魁首依旧默不作声,不予表态。

实在是涉及的利益太多,错综复杂,容不得他们轻易松口。

站在一旁的秦浩明无奈的摇摇头,心里却升起一丝明悟。

按照儒家思想的正统,士大夫都以经世济用为追求,孟子就曾经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政治上比较务实。

危难时刻可以忍辱负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为国捐躯。

但到了大明中叶以后,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了心学、气学等冲击,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转为追求心姓的感悟,追求道德修养的完善,更看重自己的名节,以自我为中心。

务实济世不再提,大家更愿意谈空说玄。

忍辱负重也不可能,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名声没有污点。为国捐躯需要考虑考虑,仗义死节却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这里说的仗义死节,不是为国,而是为自己的名声殉节!

这就不难解释,大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御史言官,不惜廷杖之危,也要坚持自己所言所讲,哪怕是错?

便如眼前这几位,不正是如此!

哪怕是崇祯下令把他们当场杖毙,他们也不会妥协,反而成全他们的名声,崇祯成了暴君,何其可笑?

“皇上,诸位大臣既然持重为国,不愿多生事端。

微臣建议不如在福建、广州试行征收商税,成熟以后再推行大明全境,如何?”

他们耗得起,秦浩明可耗不起。如果强行为之,没有尽职尽责的官员,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

不如快刀斩乱麻,先在自己的区域内开展起来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