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秦浩明看来,他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
除此以外,基本一无是处。
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
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
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建奴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
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
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建奴造成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
史可法自己在遗书中说:建奴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
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
二十四日建奴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
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
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
总之一句话,史可法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但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南明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秦将军估计几日后可以驰援济南府?”
颜继祖低头沉思片刻,抬头问秦浩明。
他是文官,领兵实非所长,生平也没有什么骄人战绩。
而秦浩明则不同,不说他的战绩,就是手下的天雄军将士俱是虎贲,顿让他安心不少。
“三天内,不管情况如何,末将和颜大人一起驰援济南府,定不让您老失望便是。”
秦浩明站起身“义薄云天”说道,同时又叮嘱颜继祖立马上书兵部,千万不可忘却。
应该说,颜继祖是忐忑而来,尽兴离去。对秦浩明的映象与好感,无以复加。
用临走前的话来说,仗义,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