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鞑子时期,康熙、乾隆巡访江南时,都是从九龙桥进入南京城的。
“咦?浩明之前来过应天府吗?”
卢欣荣惊奇的问道。
“小的时候随先父来过,模糊中有些映象。”
秦浩明只好睁着眼睛说瞎话。
“难怪。”
卢欣荣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继续接着介绍,“西水关与东水关建筑布局基本一样,两相呼应。
中间所夹水道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其间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最终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十里秦淮”。”
“走,找个地方先吃饭,晚上逛一逛扬名于世的秦淮河。”
一听十里秦淮,秦浩明的兴致立马高昂起来,大声开口说道。
其实也不怪秦浩明如此,实在是十里秦淮太出名了。
既然来到这个年代,有机会自然要见识一番。
岂不闻谁的眉眼温暖了帝王的薄寒?谁的素手痴情了卿相的酒盏?
秦淮河流淌了千年,也包容了无数朝代里或沉重、或清浅的失意怠倦。
文人骚客、仕人遗老、居庙堂之高的贵人达官,带着一身的落寞、半世的羁绊,在这十里秦淮上,在微凉却又飘荡着迷离的夜色里,听听江南小调,品品香茗佳肴、美人在怀,丝竹犹耳,大抵可以用浅斟低唱挥一挥尘世的浮名、官场的跌宕。
一旁的余佑汉和张云闻言,也是欢喜异常,目露向往。
秦淮河的中心段在佛子庙,它像一条青色的绸缎横亘于佛子庙广场,延伸于东西两侧。
卢欣荣明显是十里秦淮河的常客,对周边的坏境非常熟悉。
在他的带领下,四人来到佛子庙附近一个叫“临福斋”的酒楼,看环境装修属于大众口味,经营的是南京本地菜。
南京的饮食以京苏菜和清真菜著名,南京菜称为京苏大菜,又叫金陵菜,厨师则自称“京苏帮”,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
金陵菜是指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地方风味。
金陵菜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